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我与地坛》教学实录艺术镜头-j9九游会登录入口

从“地坛离我家”到“我家离地坛”

浙江永嘉中学 郑建周

每次教学《我与地坛》,我们都会在“我家”和“地坛”间久久“盘旋”。

生:“地坛离我家很近”与“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不是一样吗?为什么要这么写?

师:这个问题还可以怎么表达?

生:“地坛离我家很近”与“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者顺序能换吗?可不可以删掉一个?

师:能去掉一个吗?

生:不能吧,多一个这样的表达,能强调“我家”和地坛很近很近,更能说明两者的缘分。

生:我感觉也是这样的,文章都在表达两者相互融合的意思。

师:既然是相互融合,那两者的顺序能换吗?我们换顺序读读看:“我家离地坛很近。或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

生:(读)不能。跟上文不能连接,因为上面一段都在讲“地坛”这个话题。如果换成“我家”开头感觉很怪。

师:能注意上下文的联系,很好。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好像参照点不一样,互换了参照点。

师:能具体说一说吗?

生:“地坛离我家很近”的参照点是“我家”,而后一句“我家离地坛很近”的参照点是“地坛”。说前者的时候作者好像是身在“我家”,说后者时作者好像是身在地坛。

师:有道理,这样有什么表达效果呢?

生:身在“我家”是以“我家”为参照为中心,即将相逢,但毕竟还没相逢;身在“地坛”是以地坛为参照为中心,好像作者已经完全融合在里面了。

生:对,从“地坛离我家”到“我家离地坛”好像也是作者从“我家”走向“地坛”的过程。

师:也就是说,“地坛离我家”是即将走向,是向往;“我家离地坛”是完全融入,是完成。文中能找到这个“走向”的过程吗?

生:第3段的地坛景物描写,地坛和“我”有很多的相似点,地坛“浮夸”过、“炫耀”过,而我也“狂妄”过。现在地坛是“剥蚀了”“淡褪了”“坍圮了”“散落了”,而我是“残废了”。

师:非常好,不仅留意到了相同的内容,还留意到作者运用的相同句式。还有补充吗?

生:“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都和作者残缺的身心很契合。但作者之前没来过,所以应该还有一种向往之情。

生:这时候作者潜意识里还是“地坛离我家很近”。

师:有道理。作者“向往”之后呢?

生:“向往”之后逐渐变成“相惜”之情,作者逐渐从地坛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慢慢地,地坛就是自己,自己就是地坛。

师: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影子”具体体现在哪里?

生:文章第5段的景物描写“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从地坛的小昆虫身上作者看到了生命的偶然而又生机勃勃。

生: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的蚂蚁,突然升空的瓢虫,都让作者看到生命的生动状态,有点要突破困境的暗示。

生:蜂儿、露水、草木也都表现出生命生动的力量。但其中的“蝉蜕”不知道和作者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谁来回答?

生:作者和蝉蜕一样都“寂寞如一间空屋”,他们都很寂寞。

生:老师,蝉蜕既是寂寞,也意味着重生。

师:这些地坛景物真是“荒芜但不衰败”,它们和作者的身心已经连成一体了。看来作者的潜意识已经是“身在地坛”了。那么又该怎样理解和看待第7段的地坛景物呢?

生:这六个“譬如”是作者对已接触15年的地坛一个总的、深入的描写,是非常熟悉地坛以后的结果。

生:刚才第5段的景物描写都是很短暂细小的,而这里的景物描写如石门落日、雨燕高歌、冬雪脚印等都是作者长期观察而来的。

生:“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这些句子开始昂扬起来了。落日不但照亮了地坛的每个坎坷,也照亮了作者的每个心坎;不但是落叶的坦然安卧,也是作者的坦然平和。

师:这时候,地坛不但是作者现实世界的中心,更是他心灵世界的中心,“地坛”这时候反客为主成了作者真正的精神家园。所以,从“地坛离我家”到“我家离地坛”原来藏着作者的——

生:心路历程!

生:老师,我还觉得“母亲”也是让作者觉得离地坛很近的原因。

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江苏南通中学 徐晓岚

师:课文第一部分第7段最后一个“譬如”说,“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这里的“熨帖”是什么意思?我们生活中有过“熨帖”的体验吗?

(生从学习、锻炼等日常生活谈对“熨帖”的感受)

师:从同学们的切身体验来看,“熨帖”有什么特点?

生:我觉得都有一个由不平到平的过程,“舒服”中有特别妥帖安适的味道。

生:我也这么认为。但我有一个地方不明白,同学们说的甘甜、馥郁、清凉等都是好的味道,是让人乐意接受的体验,可是“苦”并不是人们乐意亲近的味道,和“熨帖”连在一起就不那么顺,有些矛盾。

生:我也有一个疑问,馥郁、甘甜、温暖都是具体的感受,我们都是先有了具体的感受,再有舒服、“熨帖”的感受,而作者先说较概括、抽象的“熨帖”后说具体的“微苦”,这是为什么呢?

师:由难以平复到终至平复,确实说出了“熨帖”这种舒服获得的过程,也道出了其内蕴的核心。我们不妨从这样的心理感受过程入手,结合景物的特点来体察“熨帖”与“微苦”的关系。

(小组活动,合作探究)

生:“熨帖”的感受是由“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引发的。落叶在作者眼里不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凄凉,而是“歌舞”的快乐和“安卧”的坦然,因而内心平静淡然。

生:“微苦”好像不是指落叶具体的味道。树叶飘零,叶子的生命结束,再加上“秋风”“早霜”的催逼,如果叶子是人的话,他们的内心一定有“苦”的感受。

师:“苦”是生命的体验,那么是不是也有“不平”和“平”的生命律动呢?

生:老师,我们小组有一个发现。六个“譬如”不是并排罗列的,而是两个一组层递着的。前面两个“譬如”都是说地坛“落寞”“苍凉”,都表现了地坛“荒芜冷落”的特点。落日最后的辉煌虽然灿烂,但“地上的每一个坎坷”也无所遮掩、无法逃避地显露出来,我觉得特别苍凉。

师:你们的发现富有启发性。那么其他几个“譬如”呢?

生:第3段说一切的繁华浮夸褪尽了,而“老柏树愈见沧桑”。结合第3段的景物描写,我觉得无论外部环境如何、风雨如何变化,老柏树都生长着,而且是从容“镇静”的。

生:我觉得老柏树和孩子可以看作一对,一个是成熟的生命,一个是幼小稚嫩的生命,他们无论是直接在“我”眼前出现还是不在“我”眼前出现,都活着,都生长着。

师:是呀,哪怕是生长在满目苍凉、无尽落寞的环境里。

生:其实太阳有升就有落,这是自然规律;但无论是升还是落,它都灿烂,这是阳光的本质。叶子可以缀满枝头,繁茂苍翠,也必然枯黄飘零。受太阳和老柏树的启发,想清楚了这个必然,“我”心里便觉得“熨帖”了。

师:既然“熨帖”了,又何来的“微苦”呢?

生:落叶飘零再加上风霜催逼,对叶子来说非常苦;“我”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更是苦到极点。但是,这是“上帝交给”“我”的事实,“我”只有接受它。

生:作者说“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并用备考熬夜的辛苦和人生的苦难类比,好像这样一比,哪怕是残疾这样的苦难也不算什么了,所以极苦便成了“微苦”。

生:第5段里小昆虫的生命那么微不足道却都活得有滋有味。还有,以小草的柔弱,露水对它而言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真的很精彩。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以草所能承受的力做出来的功实在是“轰然”巨大的。其实,作者想说,只要是生命,无论以何种方式存在,都可以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生:如果死亡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那么残疾这样的苦是让你能够最大限度地享受节日快乐的人生磨炼,这样的苦就不那么苦了。

师:人生的苦难、生命的疑难就稍稍平复了。这些认识都来自地坛,地坛抚平了作者的心,故有熨帖之感。“微苦”之“微”切合了理性思考后“熨帖”的感受。

生:残疾无可挽回,令人痛苦伤感。坦然面对是无可奈何的唯一选择。道理想清楚了,内心便可以平复,但要使苦的感受荡然无存则是不合情理的。“微苦”既降低了苦的程度,又意味着苦依然存在,挥之不去,这才是生命的真实状态。

师:是啊,其境其遇毕竟如斯,无可奈何,虽然熨帖平复,但不免有“吹皱一池春水”的时候,这也是史铁生身临地坛最真实最独特的心理感受。

在文本中涵泳,于悖谬处追问

浙江温州中学 蔡焕杰

师: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精神家园,朱自清的精神家园是荷塘世界,李乐薇的精神家园是他的空中楼阁,史铁生的精神家园则是一个曾经十分荒芜的园子——地坛。从某种意义上说,地坛是作者的再生之地。大家能否结合第一部分的第5段和第7段,具体说一说,地坛对作者感悟生命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我认为园中的花草和虫子对作者的态度变化很重要。

师:是的,这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

(ppt显示第5段的景物描写。请学生品味,说说自己感兴趣的句子)

生:我喜欢写蚂蚁的句子,想好了才去做,想好了马上去做。

生:我注意到蜜蜂如一朵小雾停在半空。云和雾的构成是一样的,但是云给人飘忽感,而雾把人笼罩其间,感觉很稳。蚂蚁的稳和作者的烦躁不安形成对比。

生:我注意到蝉蜕,蝉蜕皮的时刻是十分痛苦的,但它仍然坚持,于是它获得了再生,于是它得以飞翔,这对作者摆脱旧我走向新生有启示。

师:我真想为你鼓掌!

生:我也注意到蝉蜕,我想到的是蝉蜕皮的过程虽然是痛苦的,有纪念意义的,但它并不留恋过去,而是勇敢地飞向新的高度。(生鼓掌)

生:我注意到露珠。它在叶子上滚动、聚集,然后继续滚动,再聚集,露珠就越来越大了,大到叶子不能承受时掉下,如果这时有阳光,那画面就太美了!连露珠这样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断积蓄自己的能量,然后在合适的时间展现自己的美。

师:说得很好。我想问露珠坠地的声音很大吗?为什么说是“轰然坠地”?草木生长能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生沉思,全场静默)

师:我想提示一下,我认为这都是心灵的声音。能接着讲下去吗?(期待)

生:(兴奋地)正像刚才同学说的,连露珠这样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断积蓄能量,并且寻找时机释放自己的美;那种坠地的声音在史铁生听来是让人震撼的!草木生长的声音呢?作者曾长时间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中,现在草木竞相生长的蓬勃又激起他心中生的热流,这声音在他听来是那样的真切!

(师生禁不住热烈鼓掌)

师:太精彩了!现在我们小结一下。虽然不能一一对应蚂蚁教会作者什么,蝉、蜜蜂教会作者什么,看了一下露珠便如何,但几年的观察、思考还是会影响作者的。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人可以残废但不能颓废。在解释“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时候,作者用了六个“譬如”,现在请一个同学读一读。

(生读)

师:这一段景物描写和前一段的相比如何?

生:我觉得这一段写得更大气,这一段写的是古柏、落日、暴雨,而上一段写的是蚂蚁、瓢虫、蝉、蜜蜂。

(有生窃笑)

师:我请刚才那个笑的同学发表一下高见。

生:我同意他说的大气。但认为前一段的生物是自得其乐,过一种“小资”的生活;而这段的事物大多有某种不好的境遇,如雨燕、落日都有和命运抗争的意味。我认为这一部分更厚重、更深沉。

(不少生点头)

生:我觉得古柏和落叶也给人很多启发。古柏永远那么镇静,落叶在生命即将结束时那样坦然。

师:是啊,一个是宠辱不惊,一个是把死当成必然降临的节日。它们是生命中的长者、智者。最后让我们总结一下学法。读散文,我们需要穿越语言的丛林,走进作者隐秘的心灵深处。古柏的镇静、瓢虫的自得、蜜蜂的沉稳、蝉的再生之痛、露珠和落叶在生命终结时的大美……这些景物描写隐藏着史铁生心灵世界的密码,需要细细咀嚼。我们还要追问与常理看似矛盾的几个细节——露珠坠地的声音很大吗?为什么说是“轰然坠地”?草木生长能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追问这些语句,沉潜到文本的深处,可以触摸作者心灵的颤动。

不变的地坛,突围的生命

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 董 婧

通读全文后,学生普遍感觉这篇课文尽管是节选,但篇幅依然很长,作者回忆的内容很多,时间跨度也很大。因此,为了理清文章的脉络,我要求学生找出文中“变”与“不变”的细节展开讨论。

师:请同学们说说文章中不变的事物有什么?

生:地坛的环境没有变。

师:能不能再具体一点?

生:地坛有一种荒凉宁静但并不衰败的感觉。

师:这也正是地坛始终吸引史铁生的地方。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没变吗?

生:史铁生一直喜欢去地坛的习惯没有改变。

师:你关注到了散文的抒情主体。史铁生提到他去地坛这个习惯有多久了?

生:十五年了。

师:十五年足以发生很多变化。大家再来找找有什么已经变了呢?

生:作者的处境发生了变化。他一开始因为双腿残疾而找不到工作,现在他的小说已经发表并且获奖了。

师:总结得很到位。处境已经不同,那为什么还是总要去地坛呢?

生:我觉得是因为他这时候去地坛的原因变了。

师:具体说说。

生:他一开始去地坛是因为双腿残疾而想要逃避,后来去是因为母亲过世之后思念母亲。

师:读得很细致,这种变化源于内心情感的变化。有没有同学可以再深入地谈谈发生变化的原因?

生:老师,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他的心态与先前不同了。

师:你来解释一下他的心态是怎么变的?

生:我觉得他一开始比较自私,整天想的都是自己的痛苦,而现在他终于开始注意到母亲的痛苦了。

师:哦?史铁生的痛苦我们比较容易理解,母亲的痛苦是什么?

生:母亲的痛苦也是因为“我”,她不忍心看到“我”受苦,也不确定“我”是否能找到一条出路。

生:我觉得母亲的痛苦还在于她明明想知道却不敢打听“我”在地坛会做些什么,又生怕会发生不好的事情,所以整日提心吊胆。

师:也就是说,二者的理解和关注并非是对等的。母亲始终牵挂并理解“我”需要时间来平复而不敢打扰“我”;而“我”在母亲去世后,才开始真正关注并理解母亲。子欲养而亲不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会有无尽的遗憾与愧疚。那为什么直到母亲离世“我”才想到了她?

生:可能是因为他经过很多年才从自己的痛苦中走出来,所以才有心思去关注别人,也才想起母亲。

师:这种说法很有意思,也是对前面同学所说的心态的补充。只有当“我”不再纠结于自己的痛苦,关注点才可能由自身转向他人。这篇散文一共有七个章节,作者在后面几章中除了母亲外,的确还回忆了他在地坛中碰到的其他人和事。那么他是如何从自己的痛苦中走出来的呢?

生:因为他已经想明白了生死的问题,所以不再那么痛苦了。

师:生死的问题都想明白了吗?

生:他只想明白了关于死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但好像还没想明白生的问题。

师:能想透“死”的问题已是一种彻悟,作者确实说关于怎样活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想明白的。但是他在文章中有没有涉及人应该怎样对待生活的问题呢?

生:他只提到了母亲对待生活的态度。

师:母亲的态度如何?

生:他说“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生:哦,我知道了。他其实是想用母亲对待生活的态度来说明怎样活的问题。

生:老师,我觉得不如说是母亲在苦难中默默承受命运的坚忍教会了“我”怎样活的问题。

师:你的回答使我们的思考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这篇文章回忆的时间跨度很大,似乎没有明确的线索。但我们通过梳理其中的“变”与“不变”,看到了在不变的环境和十五年不间断的思考中,“我”的思想逐渐成熟和超越。时光流逝中,“我”读懂了母亲,理解了母亲;也因为时光,“我”才从经历苦难走向超越自己的苦难,走出颓废的困境,并开始观照别人的命运,以他人的生命反省自己的生存。

地坛风景:自我生命的镜像

福建福鼎市第一中学 林承雄

在预习作业环节,我布置学生以“地坛风景:自我生命的镜像”为主题,从地坛风景与作者自我生命关联的角度,对文本作批注性阅读,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批注在书页空白处,或用随笔本摘抄后批注,300字以内,以备课堂交流。

师:史铁生在静观地坛风景中,体悟到了怎样的道理,获得了怎样的思想?请大家把自己的阅读批注与同学分享,在对话中走近作者的心灵。

生:地坛园中的生物让史铁生觉悟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存在。你看,蜂儿的悬停,蚂蚁的捋须与想透、疾行,瓢虫的不耐烦、累了祈祷与忽悠升空,树干上寂寞的蝉蜕,草叶上滚动的露珠以及轰然坠地的金光……大自然万物竞生的蓬勃活力和片刻不息的生命律动都在昭示作者:活着是多么美好!死亡完全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何必苦苦哀叹人生的无常与不幸呢?

师:是啊,正如美国诗人惠特曼在《我自己的歌》中所写的“顺乎自然,保持原始的活力”,在对自然生命的观照中,史铁生汲取了不竭的力量。

生:十五年中,古园形体被人肆意雕琢,在不断变化;然而有些东西是任谁也无法改变的。史铁生在变与不变中,参悟了活下去的理由。落日照出地上的坎坷,雨燕高歌天地的苍凉,冬天雪原上残留的孩子的脚印,苍黑古柏恒常的镇静,暴雨骤临园中激发的草木与泥土清纯炽烈的气味,还有秋风、早霜之后满园的熨帖与微苦的味道……人的生命不也是这样悲喜苦乐相互交织吗?人生不也是五味杂陈吗?有什么理由就那样轻易地弃掷生命呢?宇宙无穷,岁月无情,个体渺小,但宇宙万物总在不停运动、变化着,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因而,人就大可不必哀叹人生的无常与不幸,而唯有忘怀得失,随遇而安,才能超越并战胜苦难!

师:你看到了史铁生如数家珍般地历数地坛古园风物背后的生命启悟,评得很到位。实际上,地坛已成了史铁生的精神家园,是地坛的力量让他体悟到生命的不息与冲动,领悟到生命的意义!

生:史铁生摇着轮椅在园中慢走,于清晨、白昼、黄昏的交替中,彻悟了母亲的苦难与伟大,这是另一种风景,是精神的风景,在鞭策着作者好好活下去,让生命丰满、充盈!母爱是一个神奇的生命活力的支撑点。老柏树旁、草地上、颓墙边、处处虫鸣的午后、鸟儿归巢的傍晚……空间依旧,时光漫漶,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现在以及将来,“我”必须自己独立,以更顽强的勇气更执着的信念生活下去,这才是对母爱最好的告慰!

师:你看到了史铁生心田中那一片葳蕤的母爱的风景,也从史铁生对地坛风物的眷恋中感悟到他对生的留恋与珍惜,说得深刻。从渴望死到向往生、勇于活,史铁生最终完成了精神上的自我救赎。

生:苏联著名作家帕斯捷尔纳克曾说过,“艺术从来只有两项任务,一是坚持不懈地探讨死的问题;二是坚持不懈地探讨死来寻求生”。史铁生将微不足道的个体“我”置于穿越时空数百年仍有着盎然生机的地坛景象中,来审视万物生长之于自己活着的激励,省悟母爱之于自己生存与生活的感召,这就如海德格尔所言的“向死而生的智慧”。横遭厄运,史铁生身不由己;但他终于在与地坛风景的对话与启悟中,在伟大绵厚的母爱的润泽中,明白了生与死的关系,能勇敢直面死亡,勤奋笔耕,以文字滋养自己的生命与精神,这种静观自得,道通天地,思入风云的强大自省力,是我们这些年轻人要好好取法的!

师:你的批注结合引言佐证,把感想说得深入。在阅读批注时,引用相关的名言警句作为论据,可以开阔视野,深化自己的阅读认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采用的是心得式批注的阅读方法,围绕“地坛风景与自我生命”的镜像关系这一主题,立足文本内容,从作者的景语(物语)中,窥探其心灵的堂奥,触摸其生命的律动,希望同学们今后多多运用这种方法,让阅读浸润心灵,用批注丰厚思想!

主持人语

地坛离我有多远

肖培东

远吗?史铁生的地坛。

在北京的时候,朋友们多次劝我去地坛走走,去看看那里愈见苍幽的老柏树,还有那些茂盛得自在坦荡的野草荒藤,去听听是否真有草木竞相生长发出的响动。我谢绝了,因为我的地坛只在史铁生的文字里,它必须要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我害怕在摩肩接踵的到来和呼朋引伴的喧哗中模糊了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模糊了我对它刻骨铭心的最为神圣的崇敬。很多拜访,很多味道,都只需要安安静静。

可是,不是说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吗?不是说“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的吗?朋友急了,流淌出史铁生的文字来劝说我。

是的,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他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说这话的时候,我在想象那个微笑在轮椅上的映照出一片灿烂的身影:他静静坐在园子的一角,融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融会了死生,融会了苦难、血泪和母爱……而我们,我们的寻找,更是要钻进他的文字深处,那也是一种身临其境,而且是最重要的身临其境。

比如,我们读到的这样的镜头:

郑建周老师每次教学《我与地坛》,都会在“我家”和“地坛”之间久久“盘旋”。不是要实地去测量两地间的距离,而是要在多次“盘旋”间去品味作者的心路历程。“地坛离我家很近”与“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不是一样吗?为什么要这么写?能发现这样的文字组合特点的学生,我想,是终会读懂史铁生和那座孤独的地坛的。史铁生的文字是有意思重复的内容,却是通过重复叙述在不断强化着“我”与“地坛”之间不可割舍的关系。在这看似相同的句子间来回走上几遍,问上几回,才能感知两者缘分之深,原来,地坛已经成为他的精神家园、灵魂的栖息地。教师的功力不仅在解读出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上,还在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闻出个“明了”来。自有一池深厚不说,更要在课堂上巧妙地映照出一片霞光。郑老师不紧不慢的一问“这个问题还可以怎么表达”,就让学生的疑问从语言形式走进语言内涵。镜头中,我们应该注意郑老师的追问艺术,他都是在学生谈意正浓的时候轻轻一问,简洁又有指向性,如史铁生的文章一样,含而不露,问之有味,品之深邃。问,但不帮回答,可以给出方法,给出角度,通过反复地品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去深思细琢。比如让学生换顺序读读,“我家离地坛很近,或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比如顺学生“‘地坛离我家’是即将走向”一说追问文中写“走向”过程的文句等,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文学的创作与阅读,其实都是心灵的深度碰撞与对话。阅读,是另一种形式的探访,比之足迹的来到,灵魂的来到更具精神意义。资深记者舒晋瑜说:“看史铁生的作品,常常无端地陷入一种思索,但是,这种思索相对于文字的内涵来说也往往显得浅薄。”满园中播散着的熨帖而微苦的味道,细细读来方能体悟,徐晓岚老师就把这抽象的“味道”传送到学生的心底。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就是史铁生人生的味道。唯有亲身经历,切身体会,才能得其真味,这个过程谁也无法替代。学生的语文学习、文学感悟也是如此。徐老师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过的“熨帖”的体验,再从心理感受过程入手,结合景物的特点去体察“熨帖”与“微苦”的关系,深刻地琢磨文字,才慢慢地嗅出熨帖而微苦的味道里蕴含着的细致入微的感情。

你不能只读,你得思考,“读散文最重要的是读情怀和智慧”(贾平凹语),你得摇着文字的轮椅进入园中,在这历经沧桑的古园里肃穆,在这样丰沛的文字前不舍地探询、叩问,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在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里,史铁生看到的为何是生动、新颖和精致?凝重悲壮的文字里,我们怎样才能感受到苍凉的底色下那滚烫的衷肠?在文本中涵泳,于悖谬处追问,蔡焕杰老师这样告诉我们。散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工作是体会作者情感的流动过程,而抒情又是以语言为载体的。所以,教师要带领学生穿越语言的丛林,走进作者隐秘的心灵深处。《我与地坛》第一部分的景物描写值得反复咀嚼,古柏的镇静、瓢虫的自得、蜜蜂的沉稳、蝉的再生之痛、露珠和落叶在生命终结时的大美等,这些景物描写的语句都隐藏着史铁生心灵世界的密码。露珠坠地的声音很大吗?为什么说是“轰然坠地”?草木生长能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蔡老师紧扣与常理看似矛盾的几个细节追问,有效地推动学生沉潜到文本深处涵泳。另外,两段景物描写的比较又是指向精细化的语言探究能力。问得精致,思得深厚,问在语言,思在内涵。同样,董婧老师要求学生找出文中“变”与“不变”的细节展开讨论,这又是怎样智慧的一问!文章中不变的事物有什么?发生变化的又是什么?对问题的思考既立足于全篇,又着眼于细节。师生通过梳理文中的“变”与“不变”,看到了在不变的环境和十五年不间断的思考中,作者思想的逐渐成熟和超越。“变”与“不变”中,我们思考着作者与地坛的长久对峙,揣摩着作者与草木云天的微言微语,感动着作者与母亲相依相偎的深情。如董老师所言,这篇文章回忆的时间跨度很大,似乎没有明确的线索,但这一问,让我们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真切地“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当然,学生还可以为自己的思考作批注,用属于自己的文字去记录思维运动的结果。林承雄老师就是这样带领学生在地坛风景前塑起自我生命的镜像。心得式批注的阅读方法,使得他的镜头朴素简洁,又很实在。学生围绕“地坛风景与自我生命”的镜像关系这一主题所作的批注,既是对地坛之景和作者之心的呼应,又是袒露自己灵魂面对时间、历史、自然和生命而做的浪漫歌吟。“让阅读浸润心灵,用批注丰厚思想”,感谢这样实实在在的丰厚的教学!

这样的心灵拜访,应该是史铁生等待的。

这样一想,地坛离我很近,或者说我离地坛很近。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