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听薛法根老师执教《读不完的大书》有感-j9九游会登录入口

突然发现,从教这八年以来,对喜欢的课的风格,是在变化后着的。

从教前三年,喜欢活动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精美的ppt,强大的音效动画效果,执教老师优美的课堂语言,超强的亲和力,都令我欣然向往。

从教第五年开始,想法有了一些变化。不再喜欢过于花枝招展、过于精巧、过于天衣无缝的课,开始倾向于喜欢充满教师个人魅力的课。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有着平等的学生观,能听见、看见学生,对学生的回答引导点评到位,课堂娓娓道来,一支粉笔一张嘴,如沐春风,让人钦佩不已。我以为,这就是好课。

现在呢,似乎又开始有了一些变化。

很多赛课,我已经不看了。内容丰富固然设计精心,巧妙绝伦。可我也开始思考“课堂效率”的问题。如今我以为,复杂当中若有“干货”,简单当中若有“深刻”,学生能够沉得下来学习,师生能够融为一体共生共长,走出课堂都能有获得感,就是好课。

以后还会不会有变化呢?也说不准。

这两天挺迷薛法根老师的课的。其实,我从2021年就开始“走近”他的课了。但那时仅仅是出于对名师的好奇,想去感受一下名师课堂的魅力,也就是走马观花式地看过了一些课罢了。

那时,我只觉得薛老师的课很慢,感觉他是一个脾气很好,颇有耐心的人。

这两天认真听了一节薛老师的《读不完的大书》,甚觉薛老师也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读一次,根本不够。他的课堂语言不必说,文本解读的功夫不必说,对学生的关注也不必再讲,那种从容冷静、润物无声、如沐春风之感,也已经是人课合一的境界了。只说设计这方面吧。

这是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自然”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指向“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在我初读之后,我觉得这篇课文语言的确很生动。也因为生动,总觉得有点“隔”,写得有些散点。

怎么教呢?

按照课文的顺序,串讲每一段的“生动”可能是我们家常课的常规操作。

但薛老师以课题“读不完的大书”为统领,围绕着这本书的“书名”“书的内容”“书的特点”展开了教学。他将课文的内容重新进行了组合,在每个部分的教学中,又将体会语言的生动,感受作者描写的好处浸润过程之中。最后,再为学生拓展《庐山的云雾》的文本,引导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方法运用到生活,以“校园里的银杏树”为例,搭建三句支架,让学生进行生动地表达。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