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朴素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治学、立身和学术辩论等多个方面,全面反映了荀子的思想主张。《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
其他常识:
(1)君子:①泛指有道德的人。如:小人恐矣,君子则否。(《国语·鲁语上》);②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如: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魏风·伐檀》);③妻称夫或青年女子称恋人。如: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王风·君子于役》)。
(2)金:①金属制的刀斧等。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②青铜。如: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史记·孝武本纪》);③黄金。如: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老子》);④货币单位。秦代以黄金二十两为一金,汉代以黄金一斤为一金。如:所愿不过一金,终于转死沟壑。(班彪《王命论》)。(3)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