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周亚夫军细柳》公开课课堂实录-j9九游会登录入口

一.读题目,明内容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题目是《周亚夫军细柳》。从题目推知,文章可能主要刻画的人物是周亚夫。那么文章会写周亚夫的哪些内容呢?要表现周亚夫什么呢?带着这样的好奇,让我们一起进入文本。
二.读准字音,理解文章
1.师:请学生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要求的内容ppt显示)(1)请划出你认为容易读错的字词。
(2)请划出你翻译有困难或停顿有困难的句子。2.师生一起完成上面2个任务。
师:下面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哪些字词容易读错呢?——翻译有困难或停顿有困难的句子有哪些?(老师的看法和你完全一样)
ppt显示:军士吏被.甲(pī)彀.弓弩.(góu)(nǔ) 持兵揖.(yī)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pèi) 介胄之士(zhóu) 曩者霸上、棘门军(nǎng) 将 / 以下骑 / 送迎 于是上乃使 / 使 / 持节诏将军
师:将军用下马的方式恭敬地迎接、送别皇帝/ 于是皇上就派遣使者拿着符节诏令将军。
三.走近文本,感知人物
1.请用原文词句填写表格(表格内容ppt显示)
(3)文帝评价霸上和棘门军是?评价细柳军是?
(4)最后我们来看,在霸上和棘门军,没有写群臣的反应,而在细柳军,群臣的反应是?
2.教师总结:通过表格我们发现文章主要写了文帝劳军时,霸上和棘门军的情况,细柳军的情况,文帝的评价,群臣的反应,和周亚夫本人的言行。文帝这次劳军结束后,称赞周亚夫为“真将军”——真正的将军!
3.师:老师有个疑问:这些内容能体现周亚夫是真正的将军吗?请同学们借助表格,并结合课文内容,我们一起来交流讨论一下。
下面我们来分享大家的讨论成果:
第一组:写细柳军的情况能体现周亚夫是“真将军”吗?ppt显示: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1)学生讨论反馈:
a.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军中士兵与长官戒备森严,蓄势待发,训练有素,衬托将军治军有方,军纪严明。b. 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军中军令如山,哪怕天子来了,也一样要严格遵守军令,衬托将军治军有方,军纪严明。
(2)教师追问:
a.军士吏:军中的士兵、将官。 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职位低于将军。(见注释)这个职位可能比将军低,但比一般军中的长官要大一点。 壁门士吏:守营门的士兵、将官。
文章写了士吏,又写都尉;写士吏时,既写了军中士吏,又写壁门士吏,是不是写得太多了点?
——这样写是为了强调突出每一个士兵、每一个大小将官人人戒备,处处戒备,时时戒备。突出军中戒备森严,从而突出将军治军有方、军纪严明。师小结:
军中戒备森严,人人戒备,处处戒备,上下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军中军令如山,令出必行,军纪严明,士兵训练有素。这样军队的最高统帅者——将军堪称“真将军”!
b.ppt显示: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
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入,又不得驱驰,天子乃按辔徐行
虽说军中的确应戒备森严、军纪严明,但是皇帝好心前来慰劳军队,他们还处处,是不是显得太无礼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在这里荡然无存,是不是太不把皇帝看在眼里?细柳军的将士们的做法太过分了?——ppt显示:匈奴大入边。——匈奴大规模入侵汉朝边境,汉朝边关局势危急!(ppt显示:当时的形势地图) 教师补充资料:
汉文帝时期,国内在文帝的励精图治下安定和谐,但边境灾祸频发。公元前166年(距本文事件早8年),匈奴出动了14万骑兵,一边杀人,一边抢劫,一边放火。边境上的人和物都被抢得差不多了,匈奴还不罢休。匈奴骑兵一下攻到彭阳县境内,距离都城长安只有300多华里!为了炫耀武力,显摆一下骑兵机动作战的能力,单于还派出一支小规模轻骑部队,在距离长安只有200华里甘肃汉川县放了一把大火,烧得断壁残墙,一片狼藉,能抢走的就抢走,不能带走的就毁掉。不仅如此,匈奴的侦察兵竟然还跑到了汉文帝抗击匈奴的指挥部甘泉宫!匈奴生性剽悍凶猛,又善骑马,他们来了就抢就烧,抢完烧完就跑,你想打他们打不过,想追又追不着,令文帝很是头痛。
这回匈奴又大规模入侵汉朝边境,局势再次危急!
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地图。三军把都城长安团团保护住,长安危在旦夕啊!
这种危急的局势,在句式上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句式有什么特点?——ppt显示: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明确:运用了排比句,增强了文章气势,突出了边关吃紧,战势严峻,形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危急感。——分析完后,朗读指导:语速急促,声音读得重一点,读得干脆利落、铿锵有力,读出局势危急之感。
——一生配乐朗读
——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发现周亚夫统率的士兵、大小的将官人人戒备,处处戒备,时时戒备,不查明身份决不轻易放行,哪怕来者是皇帝。这些举动表面上显得很无礼、很过分,但其实是出于一份保家卫国的责任,一份对国家的赤诚忠心。但这种责任心和忠诚是有很大风险的,因为极有可能要惹怒皇帝,吃力不讨好,甚至也极有可能会被误认为持兵自重、胆大妄为、有谋反之心,从而招来杀身之祸!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
三国时期蜀汉大将魏延,勇猛过人,忠心耿耿,却被诬陷造反,最终惨遭杀害,被灭三族!
南宋名将岳飞,他的神勇让无比强悍的百万金兵也无计可施,无机可乘,最后竟被认为叛变,逮捕下狱,冤死在风波亭,他的儿子岳云也被斩草除根,他的爱将张宪也被斩首抄家。
由此感知,所谓真将军就是为了保家卫国,纵有千般危险,也凛然无畏,坚守职责!这样的官兵是恪尽职守的好官兵,他们的将军是恪尽职守的“真将军”啊!
第二组:霸上和棘门军情况
师:我们再来看霸上和棘门军情况(1)直驰入 ——“直驰入”,入军营如入无人之境。反映了霸上及棘门军军纪松散,危机意识不强。与细柳营的戒备森严、军纪严明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也有可能是得知皇帝要来,所以大开营门,恭敬地迎接皇帝!(2)将以下骑送迎
——这样的行动显示了这些将领对皇帝恭敬有加。目的是为了讨好皇帝,赢得皇帝的欢心,从而保住自己的职位,甚至被皇帝提拔。
师追问:
周亚夫没有让皇帝一行“直驰入”,也没有“下骑送迎”。而是:ppt显示:亚夫乃开壁门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如何理解亚夫的行为?
——没有验证皇帝的身份,不开壁门,让假皇帝(敌人)无机可乘。
——不大开营门,不下骑送迎,不愿为了讨好皇帝而弃国家安危于不顾,为将作人不阿谀,不奉承。——手持兵器,不跪拜,就算匈奴突然袭击也无计可施。
——不跪拜,手握兵器,时刻戒备,以国家安危为己任,不怕得罪皇帝。——周亚夫真是绝世少有的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
第三组:皇帝的评价。
ppt显示: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夫亚夫,可得而犯邪!(1)学生讨论反馈:
——通过文帝的话,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治军情况:霸上、棘门治军简单像儿戏一样,他们的将军是一定可以偷袭并俘虏的——将军没有尽到一个真正将军的责任;细柳军军纪严明、恪尽职守,亚夫哪里是能够侵犯的呢?——亚夫是恪尽职守的真正的将军!
——“耳”和“邪”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感情:一个不以为然,一个由衷的敬佩!(让学生进行朗读,注意轻重缓急,读出不同的语气)
(2)教师补充
ppt显示: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吾欲入劳军。——谦和
于是上乃按辔徐行。——谦顺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由谦而敬 皇帝敬劳将军。 嗟乎,此真将军矣!
问:文章除了写文帝的评论(语言)外,还写了文帝的动作、神态等。请细辨上面的句子,通过这些句子,可以看出文帝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
——细柳军营前,文帝之所以在两次受阻后才派使者拿着符节通告亚夫打开营门,自然是因为之前在霸上、棘门军中的经历让他认为自己不会被挡在营门外。文帝认为亚夫和别的将领一样会热烈欢迎自己的到来,此时的他定是端着天子的威严的。出乎意料的是,进入细柳军营后,随着他对亚夫的了解,文帝对亚夫的态度越来越谦敬,他越来越体察到只有亚夫这样的将军和他统率的军队,才是国家的保护神!以至最后文帝不禁由衷地赞叹——“嗟乎,此真将军矣!”
ppt显示:
孝文且崩时,诫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军。”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国家若有急难,周亚夫真的可以担任将军,担当带兵的重任!”——文帝临终诫太子的话,你们读出什么?——文帝对亚夫的敬佩与信任。
——文帝在细柳军营的言行,体现了一个怎样的国君形象?——明大理,识大体,尊重亚夫、懂得亚夫的明君,贤君!
第四组:群臣的反应
——群臣皆惊:群臣人人都惊讶、震惊、惊叹、惊赞!——在细柳军营中文帝处处受限,皇威荡然无存,文帝竟然不怒反而如此谦敬!——真是难得的贤君!(惊讶、惊赞) ——亚夫及其手下官兵竟敢对皇帝如此无礼!(震惊)
——霸上、棘门军将领对皇帝恭敬、讨好,在群臣看来是多么正常,天下之人谁敢惹皇帝?天下之人谁不为自己谋利益,求名利?而周亚夫及其手下将士的举动却是多么不正常!敢这样大胆、刚正不阿的人多么罕见!罕见正是因为人们很难做到,不敢做到,不愿做到!罕见恰恰体现了周亚夫品质的难能可贵,体现了周亚夫的真将军本色!真人本色!亚夫将军令人惊赞、惊叹!
四.写法:对比烘托、详略精当。
1.司马迁写众人泼墨挥毫,洋洋洒洒,是不是写得太多了?
——运用对比、衬托,通过不同的人,如众星拱月般地烘周亚夫的真将军形象,使得亚夫形象立体丰满。2.写周亚夫本人时,却惜墨如金,只用了两句来写,是不是写得太少了? ——笔墨虽少,足以体现真将军本色!典型的二句足以抵万句! ——如果也像刚才那样详细地刻画的话,文章就会显得过于繁琐。 教师小结:
本文详略处理非常精妙!
五.了解作者,体会情感1.介绍周亚夫后来的遭遇
同学们,你们知道周亚夫的后来之事吗?周亚夫用兵一直保持威严庄重,坚韧不拔。他
谨守节操却不知恭顺。虽然有功于汉朝,但他只做了两三年的丞相就被免职了。晚年因被诬告谋反而被捕入狱,绝食吐血而亡。结局真是令人扼腕悲叹啊!
本文出自《史记》,作者司马迁。李长之是这样评论司马迁的《史记》的:ppt显示:
“从来的史书没有像它这样具有作者个人的色彩的,其中有他自己的生命经验、生活背景,有他自己的情感作用,有他自己的肺腑和心肠……”
——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教师结合ppt介绍司马迁:
司马迁之父司马谈,任太史令。其父临终前嘱咐司马迁完成他未尽的史书编纂事业。司马谈去世后,司马迁担任太史令,并立志完成父亲的遗愿。
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抗击匈奴时,由于寡不敌众,最终降敌。汉武帝愤怒了,群臣皆声讨李陵的罪过。唯有司马迁坚持正义,坚持正直为人,为李陵辩护,认为李陵并非真心降敌,他活下来是想找机会回报汉朝。司马迁却因此获罪。面到大辟之刑,慕义而死,虽可保名节,然史书未成,功名未立,这一死如九牛一毛,与蝼蚁之死无异。司马迁毅然选择了以腐刑赎身死,他背负着父亲穷尽一生未能完成的理想,面对极刑而无怯色,在坚忍与屈辱中,完成那个属于太史公的使命。
同学们,请结合司马迁的人生经历及为人品质,我们一起来讨论《周亚夫军细柳》寄寓了司马迁哪些“肺腑和心肠”?
——对周亚夫坚持真将军、坚持真人本色的敬佩——对文帝贤明的欣赏
——对贤臣明君的美好政治的期盼与向往……
教师小结:
司马迁著史不局限于文献的收集、整理、考证,也不是以一种冷漠的态度从外部客观地观察历史,他是带着深切的感情去理解笔下人物的奋斗和成败,所以笔端常饱含着悲愤,这在历史性著作中很少。《史记》也因此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