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年级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试卷-j9九游会登录入口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早在距今3500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就有表示书籍的“册”和“典”字。《尚书·多士》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商时期,用于典册书写刻铸的甲骨文、金文有4500个之多。

孔子整理“六经”,其中《易》《书》《诗》《礼》《春秋》等传承至今,成为中国最早的“元典”。中国古代军事、医学、农业、百科等实用著述蔚为大观,按类汇集,依丛编排,形成百科全书体系。历代史官记录君臣言行、重大事件,形成史籍档案。古代文、赋、诗、词、曲、小说等,在“崇文”传统中开出璀璨花朵,历代总集、别集等浩如烟海。学者们在群籍中搜存考佚,考镜源流,整理成缮写工整、校勘无误的书本“善本”,按照经、史、子、集四大部类,构建起博大精深、自成一体的中华传统典籍文化体系。

中国古代的书籍,简称古籍,一般指写印于1912年前的书籍。广义的古籍概念也包括后来影印、整理、缩微、数字化古籍而产生的产品。古籍一般有不同于今天的装帧式样,如简册装、卷轴装、梵央装、缝绩装、粘叶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

材料二:

文字载体多种多样。在纸发明前,文字曾经铸造、刻写在青铜、石头、甲骨上,也“书于竹帛”——使用竹木简和丝织品作为书写材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考古发现,我国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纸。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破布、麻绳、渔网造纸,扩展了造纸原料,降低了造纸成本。公元三世纪后,纸书日益普及,最终替代了简帛,成为书籍的主要载体。公元七八世纪隋唐之际,中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印刷术被称为世界“文明之母”,极大地促进了书籍制作和文化传播。造纸术和印刷术被纳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当时遥遥领先于世界,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1840年,儒莲将《天工开物·杀青》译成法文,提到中国用野生树皮、竹草和各种混合原料制浆造纸,引起法、英、德等国实业家高度重视,纷纷仿效,很快缓解了欧洲造纸原料的危机。

古籍的主要载体——纸,是最轻薄的物质,也是最厚重的物质,正如宋应星《天工开物》所言:“物象精华,乾坤微妙,古传今而华达夷,使后起含生,目授而心识之,承载者以何物哉?”

纸是最脆弱的物质,也是最坚韧的物质。水火兵燹虫霉酸都可以对纸张造成伤害。影响纸张寿命的病害可分为11种:酸化、老化、霉蚀、粘连、虫蛀、鼠啮、絮化、撕裂、缺损、烬毁、线断等。至今存世的最古老纸张“灞桥纸”距今已超过2000年。国家图书馆藏最早的纸本文献是公元417年写《律藏初分》,距今已有1600多年,依然完好无损,坚韧美观。

中华民族历史上创作积累了体量庞大的古籍,但经历水火兵燹,已是百不存一。南宋周密《齐东野语·书籍之厄》记载“世间凡物未有聚而不散者,而书为甚”。隋朝时,牛弘论废兴,述“五厄”之说,把秦皇焚书、西汉王莽燔宫、东汉董卓祸乱、东晋刘石陷洛、南朝梁萧绎毁书列为自古以来五大书厄。明代胡应麟把隋江都大乱、唐安史之乱、唐末黄巢入袭、北宋靖康之乱、元陷南宋临安列为“续五厄”;近人祝文白把明末李自成起义、绛云楼失火、清高宗焚书、咸丰朝内忧外患、日寇侵华列为“再续五厄”。上述每次书厄,都有大量古籍毁于战火。

虽然历代水火兵燹造成大量典籍损毁灭失,但历代都有仁人志士青灯黄卷,整理文献;苦心孤诣,传承典籍;保护修复,延续文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为古籍保护传承利用做了大量工作,从海外寻回、民间征集了大量珍贵典籍,重新建立起公藏古籍的庞大体系。

材料三:

中华民族是善用文字和书籍记载历史文化的民族。古籍承载了先贤思想智慧、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民族文化的“根”与“魂”。保护古籍,就是在保护中华文化的“根”与“魂”。

古籍具有书籍、文物。档案三重属性。古籍保护是以古籍为对象,研究造成其损坏的生物、材料机理,或造成其损毁的自然和社会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延长其寿命,再选其生命,活化其内容,传承其思想。按照保护类型,古籍保护主要分为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两部分。

1958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今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前身)建立,60多年来整理出版古籍3.6万种。1983年,教育部成立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近40年来,建立古典文献专业5个,高校古籍研究所90多家。1985年,文化部成立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30多年来,在全国公共图书馆建立了23个缩微拍摄点,采取多种形式培训专业技术人员2500余人次。截至2022年底,共抢救各类文献19.3万种,总拍摄量8250余万拍,其中善本古籍3.3万种、1961万拍,普通古籍8500余种、568万拍。

(三则材料均摘自《光明日报》,张志清《典册存根脉传承谱新篇》,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尚书》“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的记载,意在指出中华文化早期就十分昌盛的事实。

b. “善本”具有缮写工整、校勘无误的特点,是学者们对群籍搜存考佚,考镜源流的结晶。

c. 《天工开物·杀青》提到的原料引起欧洲实业家高度重视,使欧洲渡过了造纸原料危机。

d. 经过多次“书厄”后损毁灭失的古代典籍,在历代仁人志士的努力下基本恢复了原貌。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第三段重点介绍了古籍的内涵,又用作比较的方式提及了古籍的多种装帧形式。

b. 纸既“厚重”又“轻薄”,既“脆弱”又“坚韧”。文中的“灞桥纸”印证了纸的坚韧。

c. 材料三第一段使用了比喻论证,巧妙点出了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就是中国文化。

d. 材料三用详实的数据使读者了解到了国家各级各类部门对古籍整理、保护做出的努力。

3. 下列不具备古籍“三重属性”的是(   )

a. 《鲁迅全集》 b. 《汉书·艺文志》

c. 云梦睡虎地秦简 d. 《金石录》

4. 分析材料二的第二、四段中引用论证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作答。

5. 东北师范大学特藏部的古籍善本并不外借,校方鼓励有查阅需要的学生进入学校建立的电子数据库观看电子扫描版本。特藏部的工作人员在转移和修缮善本时也必须戴好特制的手套,并且始终秉持轻拿轻放的原则,请结合文本从古籍保护的角度谈谈这样做的原因。

【答案】1. b    2. c    3. a

4. ①材料二的引用论证有《天工开物》与《齐东野语·书籍之厄》两处,分别证明了“古籍的主要载体——纸,是最轻薄的物质,也是最厚重的物质”和“中华民族历史上创作积累了体量庞大的古籍,但经历水火兵燹,已是百不存一”两个观点;②引述两处古籍记载使得论证更加清晰合理,更有说服力。

5. ①古籍保护是以古籍为对象,研究造成其损坏的生物、材料机理,或造成其损毁的自然和社会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延长其寿命,再造其生命,活化其内容,传承其思想;②按照保护类型,古籍保护主要分为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两部分,“特藏部的工作人员在转移和修缮善本时也必须戴好特制的手套,并且始终秉持轻拿轻放的原则”属“原生性保护”,“校方鼓励有需要的学生进入学校建立的电子数据库观看电子扫描版本”属“再生性保护”。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意在指出中华文化早期就十分昌盛事实”错,“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论证的是“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一观点,选项曲解文意。

c.“使欧洲渡过了造纸原料危机”错。原文说“提到中国用野生树皮、竹草和各种混合原料制浆造纸,引起法、英、德等国实业家高度重视”,说明是“造纸技法”缓解了危机,而非“原料”,选项属偷换概念。只是欧洲部分实业家重视,并非全部,属于以偏概全,且原文说的是“缓解”而不是“渡过”。

d.“基本恢复了原貌”错,原文只是提到“历代都有仁人志士青灯黄卷,整理文献;苦心孤诣,传承典籍”,未提及“古代典籍恢复原貌”,属于无中生有。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原文“古籍承载了先贤思想智慧、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民族文化的‘根’与‘魂’”,主语是古籍,而非中华文化,选项属于偷换概念。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鲁迅全集》为1912年之后的作品,不属于古籍,自然不具备古籍的“三重属性”。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①材料二的第二段 “古籍的主要载体——纸,是最轻薄的物质,也是最厚重的物质,正如宋应星《天工开物》所言:‘物象精华,乾坤微妙,古传今而华达夷,使后起含生,目授而心识之,承载者以何物哉?’”引用论证有《天工开物》,证明了“古籍的主要载体——纸,是最轻薄的物质,也是最厚重的物质”;第四段“中华民族历史上创作积累了体量庞大的古籍,但经历水火兵燹,已是百不存一。南宋周密《齐东野语·书籍之厄》记载‘世间凡物未有聚而不散者,而书为甚’”引用《齐东野语·书籍之厄》,证明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创作积累了体量庞大的古籍,但经历水火兵燹,已是百不存一”的观点。

②两处引述都是引自古籍记载,使得论证更加清晰合理,论证更有说服力。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①结合材料三“古籍保护是以古籍为对象,研究造成其损坏的生物、材料机理,或造成其损毁的自然和社会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延长其寿命,再选其生命,活化其内容,传承其思想”可知,古籍保护是以古籍为对象,研究造成其损坏的生物、材料机理,或造成其损毁的自然和社会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延长其寿命,再造其生命,活化其内容,传承其思想。

②结合材料三“按照保护类型,古籍保护主要分为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两部分”可知,按照保护类型,古籍保护主要分为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两部分,“特藏部的工作人员在转移和修缮善本时也必须戴好特制的手套,并且始终秉持轻拿轻放的原则”属“原生性保护”,“校方鼓励有需要的学生进入学校建立的电子数据库观看电子扫描版本”属“再生性保护”。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她是谁?

宗璞

s城是一座山城,这几年高楼大厦越来越多。像任何人类居住的地方一样,城里总不断有各种各样的新闻。新闻的寿命长短不一,有的刚出现就被山风吹散,有的则飘飘摇摇,在大街小巷穿行,好几个月不离开。

城中数一数二的富户,费林先生家里的老照片案就属于后一类。

临近上世纪末,人们不免大生怀旧之思,纷纷翻弄起老照片来,便有幕僚类人物,名唤林费的,向费林进言:“现在暴发户满街拣,可大都没有根底。只有先生您不一样,令尊翁是数一数二的实业家,何不出个影集?”费林点头答应了。

林费领了任务,兴致勃勃地理好手头的照片,又从旧箱子里取出一摞摞老照片,一张张翻阅。一张照片里留有几位漂亮人物的身影,他们是在游城郊的半壁崖。从山名可以想见,那山颇险峻。大家错落地站着,中心人物是费林的父亲老费先生。他旁边站了一位女子,披着件闪缎披风。老费先生的交往必定是很多的,相片中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认识得多已去世,还剩一位已有一百多岁,无人敢去打搅,不认识的也无从考究。

林费翻过旧箱子里的最后一张照片。上面是实业家老费先生和一个女子坐在柳荫下的石桌旁,背后是一片水面。老费先生侧身望着水面,那女子以手支颐,凝神望着远处。大家毫不费力便认出她就是在山上披着闪缎披风的那一位。

她是谁?

她不是母亲,不是姑母,也不是族人、表亲或熟识的朋友。她穿着镶边旗袍双肩盘花扣,袖略宽,想来是那时流行的样子,嘴唇半开,略带笑意,像要说什么。

“这位是谁?”林费问。费林说:“没见过。拿出来问问老人。”

于是这张照片传遍了费家相识的家庭。没有人知道她是谁。有些小报记者也来打听。“认出来了吗?”“没有认出。”林费回答。

关于这张照片的新闻不胫而走,版本不一。一说那女子是当时一位女诗人,实业家曾和这位女诗人过从甚密。又说是当时一位名媛,和费家交情不错。又说是一位极红的女伶,后来失踪了,始终没有查出下落。

关于和女诗人的交往,小报上登了一篇叫做纪实小说一类的东西,顾名思义是既纪实又虚构的一锅粥。说老费先生欣逢红颜知己,写得颇诗情画意。费林夫人冷笑道:“瞧瞧,这就是你们老费家的根底儿。”费林有些恼怒,拿着照片指点说:“两人的目光不在一个方向,也许是有人用两张照片重新摆弄的。”夫人端详了片刻也点点头。费林命子侄辈把那作者告上法庭,果然道歉赔款,暂时警戒了一干轻薄文人。女诗人其实在时间隧道的更远处,比老费先生还要年长许多,现在有无后裔不得而知,也只好“身后是非谁管得”了。

名媛家里却不同,一再申辩相片中的人物绝非他们的祖辈。越申辩越张扬,倒让那些不知来由的废话煞有介事地飘摇了一阵子,因为没有落到文字,传一阵也就罢了。至于说红伶失踪可就让推理小说的读者心头痒痒的,这不是快牵涉到命案了么!是否应该去费府搜查一下?

吵了好几个月,大家都有些烦了。一次晚餐上费林说:“林费的主意,用电脑把这照片给世界亲友们都发过去了,还没有人认出来。”费林夫人捏着筷子,说:“就等着编假话的好了。”此话果有先见之明。不久,有两家拐着七八十来个弯儿的亲戚来了。两家人一户住在阿拉斯加,另一户住在南太平洋的某个小岛上。一家人说,那位女士是他们的祖姑;另一家人说,女士是他们的祖姨。一致的说法是:他们听老人说过,祖姑或祖姨和老费先生是好朋友,多的就不便说了。他们希望得到些纪念物。费林吩咐置之不理。

她是谁?不问了吗?费林不甘心,那女子看来也不是等闲人物,若是重新拼做又为什么?他的心像被什么牵住了似的放不下。他要去问那位一百多岁的老人,照片中他是最年轻的。

费林带着林费亲自登门。老人坐在轮椅上,膝上盖着毯子,这是一切耄耋老人的形象。费林得体地问过安,说明来意。经过身边工作人员的大声转达,老人接过那张水边照片,居然把它凑到眼前辨认,浑浊的眼睛里忽然闪出一道亮光。费林相信他认出了。

“不认识。”老人喃喃自语。相片落了下来,他拿不住。

“您不认识?”费林很失望,拿起照片指点着说:“那站着的是先父,想请您认认坐着的那位——”

老人睁大眼睛仍然说:“不认识。”

费林认为游山的一张有些希望。因为老人身在其间,总该知道有什么人同游。不料老人仔细辨认后,竟说:“一个也不认识。”接着沉默片刻,忽然大声说:“让他们安息吧!让死去的人安息吧!”老人眼中又闪出一道亮光,很快就熄灭了。

工作人员低声说,有人拿了旧照片来,其中也有老人自己,他也不认得。费林不由得轻声叹息,没有想到从老人那里也得不到回答。林费也叹了一口气。说:“过去的事只有当事人明白,要是仙佛能托梦就好了。”

当晚,费林真的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站在半壁崖前,山坡上一人冉冉行来,是个女子。费林定睛细看,不禁大吃一惊,见她披着宝蓝色闪缎披风,眉目如画,正是照片中的那个谜。

那女子转了一个身,披风飘起来,整个人烟雾一般消散了。冷清清的月光,照得险峻、陡峭的山崖狰狞如鬼怪。

费林忽然醒了,冷清清的月光照在房前。他下了床,下楼到起居室拿出那两张照片,不禁又大吃一惊。照片上的那位女子竟不见了,剩下一片空白无法填补。

费林跌坐在沙发上。月光冷冷地照进窗来,它见得多了。

那两张照片索性不见了。林费不敢多问,做这件事也不那么热心了。过了许久,相册终于出版。又过了几年,费林和费林夫人都去世了。月光还在冷冷地照着,再过些时,高楼盖得太多,入夜灯光闪烁,真是城开不夜,不但看不见月光,连月亮也看不见了。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关照片中不知名女子身份的猜测,演绎出了不同版本的新闻,有“女诗人”“名媛”“女伶”之说,作者用这些新闻主要来表现老费先生与她的关系扑朔迷离。

b. 费林家的老照片案“经久不衰”,此后更是有诸如“阿拉斯加”和“南太平洋的某个小岛”上的两家人过来“认亲”,可见老费家的确与没有根底的暴发户不同。

c. 费林梦醒后,发现照片上的那位女子不见了,这一离奇诡异的情节具有鲜明的魔幻色彩,据此我们可以断定本小说是一篇《百年孤独》式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

d. 围绕费林先生家里老照片的新闻虽然持续时间比较长,但最终没有避免消散、被遗忘的结局,“让死去的人安息吧”,作者以此表达不能过多“消费”过去之意。

7. 这篇小说中有些细节反复出现,下列选项中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与结尾都出现了“高楼多”这一细节,作者想借此表明现代物质文明日益发达,人们对过去的认知却走向了浅薄化。

b. 小说后半部分反复出现“冷清清的月光”“月光冷冷地照”这样的细节,作者以月光的冷意来否定人们对照片上女子的过度探究。

c. 百岁老人反复强调自己“不认识”她,眼里又反复出现“一道亮光”,旨在制造模糊和矛盾的效果,以此表明老人无法确认过去。

d. 小说反复强调女子“闪缎披风”的衣着特征,强化了人物视觉形象,最后在梦境中披风有了颜色和动态,凸显梦境的真实可感。

8. 在小说中,实际引出新闻的是“旧箱子里的最后一张照片”,作者为什么还要加入对游半壁崖照片的描绘?请结合文本分析。

9. 宗璞曾说:“历史是哑巴,要靠别人说话。我很同情它。”结合这句话和文本谈谈应该如何对待历史中的人物。

【答案】6. d    7. c

8. ①从内容上看:前后两张照片更能表明女子和费家关系紧密,从而自然地引出“她是谁”这个问题,也使费家想去知道这个人物的身份合理化。②从人物形象上看:可以丰富这位女子的人物形象,使这个披着闪缎披风的女子形象更加具体,设置悬念,一步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从情节安排上看:半壁崖照片引出了这个事件唯一还能找到的见证者——现在的百岁老人,从而为后面去寻找百岁老人做好铺垫。④从艺术效果上看:半壁崖照片是下文的梦境内容的米源,为诡异的梦境增添更多的离奇、紧张气氛。
9. ①历史是不会说话的,需要借助别人,作者对此表示同情,这表明历史是由人来书写的,而人在书写过程中的主观意识会影响对历史真实的还原。②围绕费林家老照片而上演的闹剧,表明这种对历史人物的发掘成为了一种偷窥式的猎奇,是对历史本身与历史人物的不尊重。③那位代表了历史的“百岁老人”的“让他们安息吧!”的呼声,及后来费林使“那两张照片索性不见了”,表明不要恶意揣度、过度消费历史中的人物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尊重。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a.“作者用这些新闻主要来表现老费先生与她的关系扑朔迷离”错,看似版本不一的新闻,最终指向的是大众的娱乐和猎奇的心理。

b.“可见老费家的确与没有根底的暴发户不同”错,“认亲”情节可看出围绕费林家老照片而上演的闹剧愈演愈烈,竟有以伪造历史来为自己谋得利益的。选项说法错误。

c.这一情节具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但不能据此说这篇小说属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c.“表明老人无法确认过去”错,原文中老人“浑浊的眼睛里忽然闪出一道亮光”,“让他们安息吧!让死去的人安息吧!”可见,老人能确认过去,但不想再提及。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由“一张照片里留有几位漂亮人物的身影,他们是在游城郊的半壁崖。从山名可以想见,那山颇险峻。大家错落地站着,中心人物是费林的父亲老费先生。他旁边站了一位女子,拔着件闪缎披风”“林费翻过旧箱子里的最后一张照片。上面是实业家老费先生和一个女子坐在柳荫下的石桌旁,背后是一片水面。老费先生侧身望着水面,那女子以手支颐,凝神望着远处。大家毫不费力便认出她就是在山上披着闪缎披风的那一位”可见,前后两张照片上都有该女子,这更能表明女子和费家关系紧密,从而自然地引出“她是谁”这个问题,也使费家想去知道这个人物的身份之谜合理化。

由“认识得多已去世,还剩一位已有一百多岁,无人敢去打搅,不认识的也无从考究”可见,半壁崖照片引出了这个事件唯一还能找到的见证者——现在的百岁老人,从而为后面去寻找百岁老人做好铺垫,如文中写道“他要去问那位一百多岁的老人,照片中他是最年轻的”。

两张照片上都有该女子,这样的设置可以丰富这位女子的人物形象,使这个风姿绰约的女子形象更具体化,设置悬念,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半壁崖照片与下文“当晚,费林真的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站在半壁崖前,山坡上一人冉冉行来,是个女子”中的梦境照片形成照应,半壁崖险峻的特征可以为诡异的梦境增添更多的离奇、紧张气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历史是哑巴,要靠别人说话”意思是,历史是不会说话的,需要借助别人;“我很同情它”作者对此表示同情,这表明历史是由人来书写的,而人在书写过程中的主观意识会影响对历史真实的还原。

由“于是这张照片传遍了费家相识的家庭。没有人知道她是谁。有些小报记者也来打听”“关于和女诗人的交往,小报上登了一篇叫做纪实小说一类的东西,顾名思义是既纪实又虚构的一锅粥”等内容可以看出,围绕费林家老照片而上演的闹剧,表明这种对历史人物的发掘成为了一种偷窥式的猎奇,是对历史本身与历史人物的不尊重,不赞成这种闹剧式的窥探。

那位代表了历史的“百岁老人”的“让他们安息吧!让死去的人安息吧!”的呼声,以及后来充满魔幻色彩的“那两张照片索性不见了”,呼吁不要恶意揣度、不要过度消费,尊重才是对死者最好的回馈。文中“当晚,费林真的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站在半壁崖前,山坡上一人冉冉行来,是个女子。费林定睛细看,不禁大吃一惊,见她披着宝蓝色闪缎披风,眉目如画,正是照片中的那个谜”几句写照片中女子从照片走出来,走进费林的梦中,表明即使是已逝去的人物也是鲜活而值得尊重的,他和活着的人一样平等享有隐私权,此情节的设置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贞观初,太宗从容谓侍臣曰:“周武平纣之乱,以有天下:秦皇因周之衰,遂吞六国。其得天下不殊,祚运长短若此之相悬也?”尚书右仆射萧瑀进曰:“纣为无道,天下苦之,故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周室微,六国无罪,秦氏专任智力;蚕食诸侯。平定虽同,人情则异。”太宗曰:“不然,周既克殷,务弘仁义;秦既得志,专行诈力。非但取之有异,抑亦守之不同。祚之修短,意在兹乎!”

贞观二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致灭亡。炀帝失国,亦此之由。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但使仓库可备凶年,此外何烦储蓄!后嗣若贤,自能保其天下;如其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

贞观九年,太宗谓魏徵曰:“顷读周齐史末代亡国之主为恶多相类也齐主深好奢侈,所有府库用之略尽,乃至关市无不税敛。朕常谓此犹如馋人自食其肉,肉尽必死。人君赋敛不已,百姓既弊,其君亦亡,齐主即是也。然天元、齐主若为优劣?”徵对曰:“二主亡国虽同,其行则别。齐主暗弱,政出多门,国无纲纪,遂至亡灭。天元性凶而强,威福在己,亡国之事,皆在其身。以此论之,齐主为劣。”

(选自《贞观政要》)

材料二: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人君之道如何?”对曰:“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于流俗,不拘系于左右;廓然远见,踔然独立;屡省考绩,以临臣下。此人君之操也。”平公曰:“善!”

(节选自西汉刘向《说苑》)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上将相应字母涂黑。

顷读周a齐史b末代c亡国之主d为恶e多相类也f齐主g深好h奢侈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弘,指扩大、光大,与《谏太宗十思疏》中“弘兹九德”的“弘”字意思相同。

b. 孰与,文中是“怎么”的意思,与《鸿门宴》中“孰与君少长”的“孰与”意思相同。

c. 关市,关隘与市场。古代指设在交通要道的集市,后来专指设在边境同外族或外国通商的市场。

d. 天元、齐主都是对国君的称法,“天元”是用年号称国君,“齐主”则是直接称齐的君主。

12. 下列对两则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选取唐太宗与臣子们对话的一些片断,可以看出太宗英盟睿智,很有自己的思想见地。

b. 唐太宗认为隋两代君主治理国家只专心于充盈自己的府库,骄奢淫逸,隋朝灭亡就是这个原因。

c. 魏徵在评判大元、齐主两个君王的优劣时,认为从他们各自的做法上来看,齐主更差一些。

d. 材料二师旷通过理论阐释,列出了“人君之道”的具体内容,言简意赅,晋平公很是信服。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

(2)齐主暗弱,政出多门,国无纲纪,遂至亡灭。

14. 材料一和材料二谈及了一些相同“人君之道”,请简要概括。

【答案】10. abf

11. b 12. b

13. (1)当时国家粮仓贮存甚丰,朝廷竟不允许救济灾民竟然下令让老百姓自己想办法找粮食。
(2)齐主懦弱无能,朝廷政令不统一,国家没有法度,以至灭亡。

14. ①仁爱(体恤百姓) ;②清心寡欲,不奢侈;③独立有远见; ④广开言路,不独断专行。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句意:近来我读北周、北齐的史书,发现末代亡国君主所做的坏事多数都很类似。齐主非常奢侈。

“周”和“齐”是两个朝代,为并列成分,中间a处断开;

“读周齐史”是动宾结构,宾语后b处断开;

“也”为句末语气助词,“齐主”作下句主语,“也”后f处断开。

故选abf。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句意:致力于光大仁义。/扩大(或发扬)这九种美德。

b.错误。怎么;与……相比,哪一个更。句意:国君又怎么能够富足呢?/他跟你比,年龄谁大谁小?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骄奢淫逸”错误,文中并未提及隋文帝骄奢淫逸。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许”,准许;“赈”,救济;“逐粮”,找粮食。

(2)“暗弱”,懦弱无能;“政出多门”,政令不统一;“纲纪”,法度。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由原文材料一“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致灭亡。炀帝失国,亦此之由。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材料二“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可知,仁爱(体恤百姓);

②由原文材料一“后嗣若贤,自能保其天下;如其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材料二“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可知,清心寡欲,不奢侈;

③由原文材料一“齐主暗弱,政出多门,国无纲纪,遂至亡灭”材料二“不固溺于流俗,不拘系于左右”可知,独立有远见;

④由原文材料一“秦既得志,专行诈力。非但取之有异,抑亦守之不同。祚之修短,意在兹乎”材料二“广开耳目,以察万方”可知,广开言路,不独断专行。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贞观初年,唐太宗从容地对身边的大臣们说:“周武王平定了商纣王之乱,而取得了天下;秦始皇乘周王室的衰微,就吞并了六国。他们取得天下的方式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国运长短如此悬殊呢?”尚书右仆射萧瑀回答说:“商纣王暴虐无道,天下的人都苦于他的统治,所以八百诸侯不约而同地来与周武王会师,(讨伐纣王)。周朝虽然衰微,六国无罪,秦国完全是倚仗智诈暴力,像蚕吃桑叶一样,逐渐吞并诸侯的。虽然同是平定天下,人们对待他们的态度却不一样。”太宗说:“这样的说法不对,周灭殷以后,致力于光大仁义;秦国达到目的以后,却一味地施行欺诈和暴力。它们不仅在取得天下的方式上有差别,而且守护天下的方式也不相同。国运之所以有长有短,道理就在这里吧!”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黄门侍郎王珪说:“隋朝开皇十四年遇到大旱,百姓大多饥饿困乏。当时国家粮仓贮存甚丰,朝廷竟不允许救济灾民,竟然下令让老百姓自己想办法找粮食。隋文帝不爱惜百姓却吝惜粮食,到了隋朝末年,计算国家粮仓贮存的粮食,足够五六十年之需。隋炀帝依仗国家富庶,所以挥霍无度,极尽奢侈,终于国破家亡。隋炀帝失去国家,也是这个原因。凡是治理国家的君王,要致力于含养民生,不要只专心于充盈自己的府库。古人说:‘老百姓不富足,国君又怎么能够富足呢?’只要仓库的贮备足以对付灾年,再多贮存粮食又有什么用呢!国君的后代如果贤明,他自然可以保住江山,如果他昏庸,即使粮食满仓,也只是助长他奢侈浪费的习气而已,这是国家危亡的原因。”

贞观九年,唐太宗对魏徵说:“近来我读北周、北齐的史书,发现末代亡国君主所做的坏事多数都很类似。齐主非常奢侈,府库所藏,几乎都被他挥霍光了,以至于关隘市集,没有哪一处不征收赋税的。我常说这就像嘴馋的人吃自己身上的肉一样,肉吃完了自己也就死了。君主不停地征敛赋税,百姓既然已经疲弊了,他们的君主也就灭亡了,齐主就是这样的人。然而天元皇帝与齐主相比较,谁优谁劣呢?”魏徵回答说:“这两个君主虽然同样亡国,他们的做法还是有所区别。齐主懦弱无能,朝廷政令不统一,国家没有法度,以至灭亡。天元帝生性凶悍好强,作威作福独断专行,国家的灭亡,都由他一手造成。从这方面来看,齐主要差一些。”

材料二:

晋平公问师旷说:“做人君的道理有哪些?”师旷回答说:“做人君的道理应是清心寡欲,无为而治;努力做到博大仁爱,追求的目标在于任用贤能;开阔自己的见闻,来明察各方面的情况;不拘执、沉溺于世俗的偏见,不受身边亲信的人的影响和羁绊;做到目光开阔、视野远大,见解独特超群;经常检查考核官吏的政绩,以此来统管臣下。这就是人君所掌握的道啊。”晋平公说:“很好!”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贺新郎·端午

刘克庄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注】①刘克庄:南宋词人。一生关心国事,志在收复失地,却仕途坎坷,屡遭挫折。②结束:装束、打扮。③醑:美酒,用以祭神。④角黍:粽子。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片用钗符艾虎点明节令,“老大”与“少年”、“惋”与“争”对比,突显词人旁观者姿态。

b. 上片“溪雨急,浪花舞”两句,想象年少儿郎们端午节赛龙舟的争渡场面,极富动态美。

c. “谁信”是反诘语气,意为无人相信。作者认为百姓投粽入江的这一做法属于无稽之谈。

d. 下片用“纫兰佩”“怀椒醑”称赞屈原高尚品格,与《离骚》芰荷为衣、芙蓉为裳用意相同。

16. 后人曾评价此词“以历史为镜,抒写悲愤之心”,请结合下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5. b    16. 以历史为镜:用屈原投江的典故,影射现实(或讽刺、揭露、批判统治者)。抒写悲愤之心:①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②对南宋当权者的不思进取、偏安一隅的悲愤;③对奸佞小人的愤懑之情。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b.“想象”错误。赛龙舟的争渡场面是词人亲眼所见,并非想象。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以历史为镜:“灵均标致高如许”是对屈原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使作者对屈原的崇敬跃然纸上。“忆平生”二句回想以前自己以屈原为楷模,但却生不逢时。“纫兰佩”“怀椒釂”则是引用《离骚》中的诗句,展现出屈原生前的高风亮节。写对屈原的怀念及歌颂,对投粽民俗表示不认同的态度,颇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味。用屈原投江的典故,影射现实(或讽刺、揭露、批判统治者)。

抒写悲愤之心:“溪雨急,浪花舞”本是自然景色,这里借自然景色的变化描绘年轻人争渡的场面,极富动态之美。在这生龙活虎的“少年”的衬照下,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那种年华已晚、身遭废弃的抑郁不平之情,隐然可感,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这几句忧愤尤深,意谓屈原若在今世,还会忧愤满腔再度投江的。与其清醒而苦恼,还不如“醉死差无苦”。这既是说屈原,也是说自己。如今当政者苟且偷安,不思振作,自己又能做什么呢?只有长歌当哭而已。“聊一笑”,实是苦中作笑,含泪的笑,足见词人对当权者极度的失望乃至绝望之情,对南宋当权者的不思进取、偏安一隅的悲愤。

“蛟馋龙怒”暗指嫉贤谗能的阴暗小人,此处词人实质上是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愤懑,对奸佞小人的愤懑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里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进酒》中,表现诗人虽然在政治上很不得志,但内心仍充满自信,昂扬自勉,渴望用世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岱顶观日历来为游人所向往,清代姚鼐在《登泰山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冬日泰山日出之前晨曦初现、光芒四射的壮美景象。

【答案】    ①. 见贤思齐焉    ②.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③. 天生我材必有用    ④. 千金散尽还复来    ⑤. 极天云一线异色     ⑥. 须臾成五采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焉、材、须臾、采。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在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  ①  的话语,激荡在14亿多中华儿女心间。

10年,120个月,3600多天。岁月年轮,刻下一个民族勇毅笃行的足迹;10年光阴,化作新时代中国恢宏壮美的画卷。大美中国,政通人和,天地间奔涌万千气象,放眼是波澜壮阔的光明前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96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使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

新时代,中国梦,寄托在每一个辛勤有力的肩膀上。脱贫群众的质朴笑脸、奥运健儿的矫健身姿、人民子弟兵的飒爽果敢、青年一代的朝气蓬勃……勤劳的亿万中华儿女,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前景,在  ②  的国土上团结奋进,在新时代征途上辛勤耕耘,收获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累累硕果,成为创造历史的主角。

万物迸发、信念茁壮。泱泱华夏、生生不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 ①铿锵有力   ②广袤无垠(广阔无垠、辽阔无垠)

19.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96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使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语境形容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响亮有力量,可用“铿锵有力”。铿锵有力:指言辞或声音响亮有力。

②语境形容中国国土广阔,可用“广袤无垠”。广袤无垠(广阔无垠、辽阔无垠):形容广阔得望不到边际,辽阔无边。比喻非常广阔。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语病有:

①中途易辙,将第一个分句改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作句首状语;

②“取得……变革”搭配不当,改为“取得……成就,发生……变革”。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酷爱动物,人与动物的感情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因此,在文学殿堂中,以“人与动物”和“动物与动物”为主要题材的小说创作屡见不鲜。

这首先因为人本身就是一种动物。因此在一些生理属性上,和动物本就有着相通的一面,只不过在进化的链条上先行了一步、社会化程度更高而已。

① ,动物的“单纯”更能满足人类的某种情感需要。大多数情况下,人与动物的感情主要是单向的,从人到动物的。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感情流向中动物是被动的,它们只能接受人的爱抚和照顾。因为语言等交流方式的限制,动物无法表达自己更丰富的感受,所以,动物对人类情感上简单的回报,就足以令人惊喜。更重要的是,因为不像人类那样生活在一个庞大的社会体系中,所以动物和人的关系比较单纯,  ②  ,如尔虞我诈、利益冲突之类的。就像我们在《山羊兹拉特》里读到的那样,人可以为了缓解一时的贫困而牺牲山羊的性命,而山羊却不会把人类卖掉换取自己的生存。所以,人类可以尽情投入地对动物表达自己的苦闷与忧伤、欢乐与悲哀,  ③  ,这是作家喜欢写、读者喜欢读这类作品的重要原因之一。

20. 下列句子中的双引号与文中加点词的双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早起的鸟儿有食吃”这句俗语中包含着简单却又深刻的道理。

b. 经过反复练习,年幼的聋儿终于发出了“种子”这个词的读音。

c. 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拥有两个世界之最,令人神往。

d. 同学们,脚下有路,怀光而行,请相信下一匹“黑马”就是你!

21. 下列句子中的“等”和文中加点的“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我记得小河岸边有五颜六色、大小不等的鹅卵石,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璀璨夺目。

b. 在这一届奥运会的田径、体操、游泳等比赛项目中,我国体育健儿有出色的表现。

c. 身在这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我等青年应当不断增强自身的骨气,不负韶华。

d. 联合国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六种工作语言。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20. b    21. b

22. ①相对于人类社会的复杂 ②没有人与人之间相处时负面因素    ③而不用担心受到动物的伤害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加点词“人与动物”的双引号作用是表示突出强调。

a.表直接引用;

b.表突出强调;

c.表特定称谓;

d.表特殊含义。

故选b。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文中加点的“等”表示列举未尽。

a.表示程度或数量上相同;

b.和原文都表示列举未尽;

c.用在人称代词后面,表示复数;

d.表示列举煞尾。

故选b。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下句说“动物的‘单纯’更能满足人类的某种情感需要”是与人类社会相比较,说明人类社会更复杂,应填:相对于人类社会的复杂。

②“如尔虞我诈、利益冲突之类的”是在列举人的关系的复杂表现,而动物和人的关系比较单纯,没有这些负面因素,应填:没有人与人之间相处时负面因素。

③前面“人类可以尽情投入地对动物表达自己的苦闷与忧伤、欢乐与悲哀”表明动物不会伤害人类,应填:而不用担心受到动物的伤害。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感性主义者说,摆脱思想去感受爱吧,人的幸福只来源于情感。

奥地利哲学家哈耶克说:“理性是一种力量,它超越了每一种感情,使我们能够把握自己,把握每一刻的价值。”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感性为水,理性为山

感性主义者说:“摆脱思想去感受爱吧,人的幸福只来源于情感。”而奥地利哲学家哈耶克却说:“理性是一种力量,它超越了每一种感情,使我们能够把握自己,把握每一刻的价值。”人生莽莽,感性犹如潺潺流水,理性犹如蓊郁青山,唯山水相依,方能不负所爱,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价值。

人们总是将感性与理性割裂开来,殊不知两者是生命的双生花,唯有平衡感性与理性的关系,才能恰到好处地感受爱的温度,在尘世里获得想要的幸福,恰如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所说:“你们的理性与热情,是你航行的灵魂的舵和帆。”

灵魂的一半是感性。心怀对生活的热情,才能在漫漫长夜里守候希望的黎明。北宋名士苏东坡一生中多次遭到贬黜,纵然在花甲之年被放逐南荒,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最虔诚的热爱,在天涯海角的荒凉中尽情高唱“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若非对生活极致的热忱,历史上便不会有苏东坡的传世佳话。与其诅咒黑暗,不如自己发光,唯有让生命燃成希望的炬火,才能无惧暗夜漫长。

灵魂的另一半是理性。白岩松曾说:“这个时代,误解传遍天下,理解寂静无声。”此言得之,放眼信息繁杂的时代,有多少人在娱乐至死的信条中失却了自我?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归来时,林徽因曾因父亲之死而拒绝前往东北大学任职,但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挣扎,理性终究战胜了感性,她最终放下心中的芥蒂,与梁思成一起前往东北大学创建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建筑系。因为心存理性,林徽因才能在诸多磨砺中坚守最初的信念,以冷静沉稳之姿绽放了中国建筑学中最美的四月天。

将欲望等同于理想,是当下的流行病。人们在焦虑、内卷等复杂的情绪中寻找着生活的本真,他们误以为感性便是摆脱思想甚至道德的束缚,在纸醉金迷的生活里为所欲为。有人自诩为“i人”,时刻以理性克制心中的热情;也有人自诩为“e人”,在感性的世界里纵欲狂欢。面对纷繁庞杂的世界,我们需要以感性唤醒心中的炙热的理想,同时也要时刻保持理性,唯有清醒的认知方能抵御时代的纷乱与庞杂。

感性是对生活至死不渝的热情,感性的风筝需要以理性的丝线来束缚,人生的长翮大翼方能自在舒展;理性是对生活的热情恰到好处的修饰,理性的沃土需要以感性的种子加以耕耘,生活才会花开阡陌,让爱与幸福笼罩生命的原野。

感性为水,渡我于枯燥繁冗的世界,心中有热忱,才能感受到最炙热的爱与幸福;理性为山,让人们在困惑中看到远方,以理性的罗盘指引前路,心中有方向,才不会误入歧途。感性与理性从未彼此对立,须知心有猛虎,也当细嗅蔷薇。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引用了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人的幸福只来源于情感”,建议人们摆脱思想纯粹去感受爱。这是一种感性主义,“感性”一般被理解为凭借感官等认知、基本由个人的感情决定、并未深入思考而基本以第一印象来做判断。感性主义有其好处,可以让人们更细腻地感受天地万物。但过度的感性也会让人多愁善感甚至被情感裹挟,危害身心。

第二种观点认为“理性是一种力量,它超越了每一种感情”,肯定了理性的意义与价值。这种观点是一种理性主义,所谓“理性”,是指处理问题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来考虑的态度,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不冲动,不凭感觉做事情。理性主义也有其积极意义,可以让人审慎思考,周密安排,最大程度保证事情顺利进行。但极端理性也会让人沦为机器,错失人生中的美好。

两种观点围绕着“理性”与“感性”展开,分别指出了“感性”与“理性”的重要性,这两种观点均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又不免有些绝对化。对此,考生应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立意时,可认同其中任意一种观点,也可以二者兼顾,辩证看待。

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感性与理性的内涵与实质,二者的辩证关系,各自的重要性,如何正确把握感性与理性的关系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在论说“感性与理性各自的重要性”时,可以从个人成长、企业发展、国家富强等角度切入展开论证,使论证更深入。在论述“如何正确把握感性与理性的关系”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辩证分析。如感性为水,我们需要以感性唤醒心中的理想、发现生活的美好,以感性滋润心灵;理性如山,我们需要以理性抵御时代的纷乱与庞杂,以理性审时度势,助力成功。感性与理性对立统一,唯有山水相依,方能不负所爱,把握生命中每一刻的价值。

立意:

1.理性为山,感性为水。

2.理性铸就成功,感性支撑幸福。

3.感性之余勿忘理性。

4.把握理性与感性的天平,行稳发展之路。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