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山深幽境,真趣颇多。当残春初夏之时,步入林峦,松竹交映。遐观远眺,曲径通幽。野花隐隐生香,而嗅味恬淡,非檀麝之香浓;山禽关关弄舌,而清韵闲雅,非笙簧之声巧。此皆造化机局,娱目悦心,静赏无厌。时抱焦桐①,向松阴石上,抚一二雅调,萧然②景会幻身,是即画中人物。远听山村茅屋傍午鸣鸡,伐木丁丁,樵歌相答。经丘寻壑,更出世外几层。此景无竞无争足力所到何地非我传舍③?又何必与尘俗恶界,区区较尺寸?
我们立刻一哄的出了门。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这时船走得更快,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篷。
示例:我想质疑的是,明明戏让“我”昏昏欲睡,但《社戏》最后却说:“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对此,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的造的。这仓颉据说有四只眼睛,他看见了地上的兽蹄儿鸟爪儿印着的痕迹,灵感涌上心头,便造起文字来。文字的作用太伟大了,太奇妙了,造字真是一件神圣的工作。但是文字可以增进人的能力,也可以增进人的巧诈。仓颉泄漏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所以他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人有了文字,会变机灵了,会争着去做那容易赚钱的商人,辛辛苦苦去种地的便少了。天怕人不够吃的,所以降下米来让他们存着救急。鬼也怕这些机灵人用文字来制他们,所以夜里嚎哭;文字原是有巫术的作用的。但仓颉造字的传说,战国末期才有。那时人并不都相信;如《易系辞》里就只说文字是“后世圣人”造出来的。这“后世圣人”不止一人,是许多人。我们知道,文字不断地在演变着;说是一人独创,是不可能的。《系辞》的话自然合理得多。
象形字本于图画,初民常以画记名,以画记事。但文字本于语言,语言发于声音,以某声命物,某声便是那物的名字,这是“名”。“名”该只指声音而言。画出那物形的大概,是象形字。“文字”与“字”都是通称;分析地说,象形的字该叫做“文”。“文”本于“名”,如先有“日”名,才会有“日”这个“文”,“名”就是“文”的声音。
象形有抽象作用,又有指示作用,如“刀”字上加一点,表明刃在那里。这样,旧时所谓指事字其实都可以归入象形字。象形还有会合作用,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子,表示一个意义;那么,旧时所谓会意字其实也可以归入象形字。但会合成功的不是“文”,也该是“字”。象形字、假借字、形声字,是文字发展的逻辑的程序,但甲骨文里三种字都已经有了。这里所说的程序,是近人新说,和“六书说”颇有出入。“六书说”原有些不完备不清楚的地方,新说加以补充修正,似乎更可信些。
参考答案:
- 一( 22 分)
- 1.( 4 分)
- ( 1 ) ( 1 分) 怠
- (2 ) ( 1 分) zh ǎ n ɡ
- (3 ) ( 2 分) c
- 2( 3 分) 示例: 指在某一个时点, 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 之后逐步回落。
- 3( 4 分) ( 1 ) ( 2 分) 示例: 绿化环境, 人人有责, 不论大人小孩, 都应该出一份力。
- (2 ) ( 2 分) 示例: 有人种, 有人护, 死少活多, 环境美。
- 4( 9 分) 前 8 小题, 每空 1 分, 有错、 漏、 颠、 添本空不得分。 第 9 小题, 意对即可。
- (1 ) 君子好逑 ( 2 ) 海内存知己 ( 3 ) 王勃 ( 4 ) 悠悠我心 ( 5 ) 淡妆浓抹总相宜 ( 6 ) 如鸣珮环 ( 7 ) 小石潭记 ( 8 ) 微君之躬 ( 9 ) 劳役之怨
- 5( 2 分) d
- 二( 34 分)
- (一)( 1 2 分)
- 6( 3 分) ( 1 ) ( 1 分) 其岸势 / 犬牙差互(限 1 处)
- (2 ) ( 2 分) 此景无竞无争 / 足力所到 / 何地非我传舍? ( 限 2 处)
- 7( 3 分)临近正午,远处传来山村茅舍的鸡鸣声,砍伐树木的声响,樵夫山歌相互应答之声。
- 8( 6 分) 设计两处打卡地。 景点设计 1 分; 对应的句子 1 分; 解释理由 1 分。
- 示例:( 1 ) ( 3 分) 【 甲】 诗: 我设计打卡“钓鱼台 ” 。 依据是“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可见 洞庭湖边垂钓者众多, 应是极佳的垂钓之所。
- (2 ) ( 3 分) 【丙】 文: 我设计打卡 “ 寻芳亭 ” 。 依据是 “ 野花隐隐生香, 而嗅味恬淡, 非檀麝 之香浓。 ” 游客们在这屡屡清幽的芬芳中, 可以忘却烦恼, 享受美好。
- 【丙】参考译文:深林幽境,四季景异,颇多天然真趣。每当暮春初夏时节,信步山林,虬劲的松树与翠竹交相掩映,远远探去,古道幽深,一眼望不到尽头。路旁不知名的野花隐隐散发幽香,那气味虽不似檀木、麝香那般浓郁,却恬淡清雅;山上的野鸟唱着和声,听着清韵闲雅,不像笙簧之声那么机巧。这些,都有天地造化的美妙玄机,娱人耳目,悦人心境,静静欣赏山中美景,多久都不觉得厌倦。若此时,还携有一张古琴,则在松荫石上抚一二曲雅调,潇洒悠然,情与景会,仿佛化身为图画中的人物一般。临近正午,远处传来山村茅舍的鸡鸣声,丁丁伐木声,樵夫山歌相互应答之声。越过山丘,跨过深谷,满山游遍,似离红尘甚远了。这里没有竞争倾轧,想来只要脚力所能到的地方,不都可以成为自己休息居住的处所吗?又何必与凡尘俗世、 区区小事计较呢?
- (二)( 1 0 分)
- 9.( 2 分) ( 1 ) 夏夜行船去看戏 ( 2 ) 夏夜水乡景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