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七下第五单元写作课“文从字顺”优质教学设计-j9九游会登录入口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在遣词用语上力求准确,能够真实反映生活,突出事物特征,准确表达情感。

2.让学生懂得在行文上力求文意连贯,表达时句与句之间有内在联系,按照一定的顺序,

还要注意词序的合理安排。

3.学习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并寄寓情感,抒发感悟。
依标定准
教学过程:
01
导入

观看相声《如此学生》,请学生说说这段相声引人发笑的原因——成语乱用,表意错误。

02
教授新课
(一)定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指文章的用词妥帖,语句通顺。简单地说就是准、顺。

(二)“准”

1. 出示苏轼和他妹妹之间的小故事。

相传,有一次苏东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小妹说出“轻风细柳”“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说“下品”。苏东坡认真思索后,得意地说:“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抚掌称妙。

那么苏小妹的到底比苏轼高明在哪里呢?我们不妨也来揣摩揣摩。

先请学生回答,然后归纳得出:

清风、细柳,给人以柔和之感,“摇”“舞”动作力度太大,唯有“扶”字能准确描绘

柔态,给人以柔美之感。月光映照,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自然也黯然失色了,一个“失”字表意更为准确 。

2.我们再一起来做几组选择题。

选词用语时要注意能够表现生活实际,突出事物特征。
 

3.找出这组句子的共同点。

同样是鸟叫声,高尔基说海燕是大笑,是号叫,而海鸥是呻吟。等我们学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就会知道,高尔基对海燕是赞美的,对海鸥是讽刺的。看来用语还要准确表达情感。
4.看照片,说感受。
①请你用一个词说说你看到这一片沙漠时的感受。

示例:广袤、炎热、开阔、壮美、荒芜……

②用一两句话来描写一下这片沙漠,注意描写时的用语,能够准确表达出你的感受。

③比较以下两段文字,找出体现作者不同的用语。

齐读:

一篇文章怎样才算得“通”?“词”使用得适合,“篇章”组织得调顺,便是“通”。反过来,“词”使用得乖谬,“篇章”组织得错乱,便是“不通”。

——叶圣陶

(三)顺

1.这是同学写的一个写景片段,是否通顺?

(1)写事物没有条理,一会儿天上,一会地上,一会儿又天上。
参照《春》中的“春花图”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像朱自清的“春花图”,就是先写树上的花,再写花下,最后写地上的花,自上而下。这是一种方位顺序,又比如《春》的最后三段,像娃娃,像小姑娘,像青年,这其实有一种时间顺序在里面。我们写作时也要做到“行文有顺序”。
(2)写人的时候,好像这些句式不一样,读起来很不顺口。
出示例句:

a.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c.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

d.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

像这些句子,句子内部的结构是一致的,我们读起来就非常顺口。这就是一种语言规律,其实我们写作时是有很多的规律可循的,如:定语的排列、状语的排列、关联词的运用等。
2.病文升格。

现在我们已经帮同学诊断出病症,那么我们一起帮他修改。

03
总结

文从字顺就是要做到两个字:准和顺。准就是准确表现生活,准确表达情感;顺就是行文有顺序,表达有规律。

04
作业
任务一:

选择你喜欢的景或物,写一个片段。注意观察仔细、描写生动哦!写好后也发个圈,让朋友们欣赏欣赏哦!别忘了要做到文从字顺。

任务二:

把你的写景或状物片段扩展为一篇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写好后要修改哦。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