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让学生懂得在行文上力求文意连贯,表达时句与句之间有内在联系,按照一定的顺序,
还要注意词序的合理安排。
3.学习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观看相声《如此学生》,请学生说说这段相声引人发笑的原因——成语乱用,表意错误。
(二)“准”
1. 出示苏轼和他妹妹之间的小故事。
相传,有一次苏东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小妹说出“轻风细柳”“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说“下品”。苏东坡认真思索后,得意地说:“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抚掌称妙。
先请学生回答,然后归纳得出:
柔态,给人以柔美之感。月光映照,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自然也黯然失色了,一个“失”字表意更为准确 。
2.我们再一起来做几组选择题。
3.找出这组句子的共同点。
示例:广袤、炎热、开阔、壮美、荒芜……
②用一两句话来描写一下这片沙漠,注意描写时的用语,能够准确表达出你的感受。
③比较以下两段文字,找出体现作者不同的用语。
一篇文章怎样才算得“通”?“词”使用得适合,“篇章”组织得调顺,便是“通”。反过来,“词”使用得乖谬,“篇章”组织得错乱,便是“不通”。
——叶圣陶
1.这是同学写的一个写景片段,是否通顺?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a.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c.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
d.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
现在我们已经帮同学诊断出病症,那么我们一起帮他修改。
文从字顺就是要做到两个字:准和顺。准就是准确表现生活,准确表达情感;顺就是行文有顺序,表达有规律。
选择你喜欢的景或物,写一个片段。注意观察仔细、描写生动哦!写好后也发个圈,让朋友们欣赏欣赏哦!别忘了要做到文从字顺。
任务二:
把你的写景或状物片段扩展为一篇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写好后要修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