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完了《小英雄雨来》(节选),我跟孩子们说:“按一般情况算,《小英雄雨来》(节选)顶多上三个课时,而我们班整整上了一周,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得带着你们把这篇课文学透,另一个是我很懒,第七单元的《黄继光》和《“诺曼底号”遇难记》我不准确还讲得那么细,尤其是带着你们学了《小英雄雨来》(节选)的第四部分。”话到这儿,有的孩子眼神儿不太对——大有我这个老师不合格的意味儿。没等他们回过神来,我又来了一剂猛药:“《我们家的男子汉》和《芦花鞋》我也不准备怎么讲。”学生听了我这话,教室里一片“啊”……
话是这么说,真到了上课时,《芦花鞋》还是学了三节课。那两节课既是顺着自己的教学思考走,也在与学生的课堂思维碰撞中迈出了一条条幽径。
第一课时直接让孩子们默读全文,结合《小英雄雨来》(节选)一课所学方法:
(1)关注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
(2)思考不同部分在全文中的重要程度。
自主给课文四个部分拟小标题。然后要求学生:
用上自己所拟的小标题,思考四个小标题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概括性地复述课文主要内容。不少于200字,不超过300字。一节课完成。
看了孩子们写的《芦花鞋》课文内容,很是欣喜,绝大多数孩子能依据学习方法一(又或者说是“凭借他们的阅读经验与阅读能力”)完成了四个部分小标题的拟写。其中一些小标题很是让我意外,比如“风雪中的芦花鞋”(第三部分)、“寒冷的脚与暖和的脚”(第四部分)、“舍‘鞋’为人”(第四部分)。至于学习方法二,其实在《芦花鞋》一文中并不会用到,但我还是提了,目的就是要引起孩子们的重视——他们在今后阅读长篇小说等文学作品时是会经常用到这一点的。看到好几个孩子拟了“舍己为人”/“舍身为人”/“舍‘鞋’为人”的小标题,一时兴起便问他们:
“你判断青铜最后把自己脚上穿过的那双鞋卖给那位路人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支支吾吾,就是说不清楚理由,于是我要求他们细读课文第四部分,结合文中相关语段寻找依据。
第二课时的唯一任务就是“找依据”。首先梳理一下,孩子们找到了以下语句:
◇那人跑到青铜跟前,说:“我看到他们买的芦花鞋了,心里好喜欢,你还有卖的吗?”青铜摇了摇头,心里很为那人感到遗憾。那人失望地一摊手,并叹息了一声。青铜望着那个人,心里觉得有点儿对不住他。(关键词句:“心里很为那人感到遗憾”“心里觉得有点儿对不住他”)
◇他弯下腰,捡起了那双芦花鞋,放到眼前看着。因为一路上都是雪,那双鞋竟然没有一丝污迹,看上去完全是一双新鞋。他笑了笑,掉头朝那个人追了过去。(关键语句:“完全是一双新鞋”“掉头朝那个人追了过去”)
学生找的这两处语句,当然可以作为支撑他们观点的依据,但老师心里必须清楚:经验起主导作用!为什么?因为学生没有找到最具说服力和最有表现性的语句,于是这就给我们老师留下了质疑和辩驳的空间。对于第一处语句,我反驳道:
“青铜‘心里为那人感到遗憾’‘心里觉得有点儿对不住他’就要把自己的鞋卖给他吗?况且作者还说了只是‘有点儿’,又不是什么终身憾事,青铜把鞋卖给了他,他自己就得光着脚在那一尺多厚的积雪里走回家啊。再退一步说课文第三部分不是写了‘其中一个人拿了两双’吗,那位路人完全可以与他的同伴协商,分一双过来啊……”
我这么一反驳,学生全都哑口无言了。对于第二处语句,学生一个劲儿坚持说“鞋子是新的”“把鞋子从脚上脱下来了”,我也一个劲儿说:
“你们的观点只能说明青铜有把自己脚上穿过的那双鞋子卖给路人的想法,但并不能完全说明他一定会卖,青铜完全可能追上去对那位路上说一声‘对不起’,表达自己内心的歉意。”
要说服我这个喜欢抬杠的老师,学生必须细读课文25至30自然段,从描写青铜的动作、神态等语句中体味其心理及心理变化。
那人掉头朝轮船码头走去。
青铜掉头往家走去。
走着走着,青铜放慢了脚步。他的目光落在了自已脚上的那双芦花鞋上。雪在芦花鞋下咯吱咯吱地响着。他越走越慢,后来停下了。他看看天空,看看雪地,最后又把目光落在了自己脚上的芦花鞋上。
他觉得双脚暖和和的。
但过了一会儿,他将右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他的脚板顿时感到了一股针刺般的寒冷。他又将左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又是一股刺骨的寒冷。他弯下腰,捡起了那双芦花鞋,放到眼前看着。因为一路上都是雪,那双鞋竟然没有一丝污迹,看上去,完全是一双新鞋。他笑了笑,掉头朝那个人追了过去。
他的赤脚踏过积雪时,溅起了一蓬蓬雪屑……
现在我们具体来看上面刘段话。“那人掉头朝轮船码头走去”“青铜掉头往家走去”两句话独立成段,读者能看到的是两个人物的背影、两个方向,能想到的是路人心里的“失望”与青铜心里的“遗憾”。除开这些,还有什么别的吗?如果没有,那就需要换个读法:
第一种读法:那人掉头朝轮船码头走去,青铜掉头往家走去。
第二种读法:青铜掉头往家走去。
那人掉头朝轮船码头走去。
这样一换,你一定有点想法了。两句独立成段是要通过两幅背影把两人心里的“失望”与“遗憾”无限放大,这种感受我们可以结合观影经验体会。“青铜掉头往家走去”放在后面是要强调两个人物内心的想法不对等——路人心里只有“失望”,且那种失望随着脚步远去而逐渐减少;返观青铜,他心里的“遗憾”却是越来越深,于此才会引出后文对青铜动作、神态等的细腻描写。
读第27自然段时,我随着孩子们一起细细品味“走着走着,青铜放慢了脚步”“越走越慢,后来停下了”/“目光落在了自己脚上的那双芦花鞋上”“又把目光落在了自己脚上的芦花鞋上”。从“放慢脚步”到“停下脚步”,从第一次看脚上的芦花鞋到再次看脚上的芦花鞋,青铜心里在想什么?学生给出的第一个关键词是:纠结——假如把鞋子卖给路人,那自己就没有鞋子穿了,而且本来那双鞋就是家人给自己编的;假如不把鞋子卖给路人,那心里总觉得对不住他。学生给出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决定——当青铜停下来,第二次看鞋子时,他决定把鞋子卖给路人。我要追问的是:
“为什么说青铜停下脚步,第二次看向鞋子时就在心里作出了决定?”
一个孩子抓到了“雪在芦花鞋下咯吱咯吱地响着”这句话,他说“青铜听着这声音,就仿佛耳边听到了路人的叹息”。听了这孩子的说法,我实在忍不住要接过他的话头:“那叹息就如同一声声沉重的脚步声,一声又一声地落在青铜的心上,青铜只想为那位路人做点什么……”此时,师生在课堂上共同拎出了第三个关键词:弥补!
继续追问:
“此时,青铜心里完全作出了卖鞋子的决定吗?”学生被我的问题一下子打蒙了。
“他觉得双脚暖和和的。”又是一个单句独立成段。有何深意?抓关键词“暖和和”,你从“暖和和”中体会到了什么?正因为脚上穿着那双芦花鞋,青铜的双脚才暖和和的——身体上的“暖”;正因为外面下着漫天大雪,青铜的双脚才更觉暖和——还是身体上的“暖”。作者为甚一定要强调“他觉得双脚暖和和的”呢?本来就是这样的啊,身体是暖和的,心里呢?学生恍然大悟——“青铜脚上暖和和的,但是心里却满是对路人的遗憾和愧疚”“青铜脚上暖和和的,但路人心里却是满满的失望”……
学习第29自然段,不用我提示,学生马上找到了两处“拔”和“一股针刺般的寒冷”。为什么不是一起拔出来?为什么非要把同一个动作和同一种触觉写两遍?我在黑板上板书了两组提示语“虽然……但是……”“越……越……”学生的语言瞬间都出来了。此时,我对孩子们说:
“只有到了这一刻,青铜才完全作出了那个决定。”
于是,请看作者写青铜的表情——“他笑了笑”……
“他的赤脚踏过积雪时,溅起了一蓬蓬雪屑……”这是课文的结尾。路人得到了青铜脚上的那双芦花鞋是肯定的,但又是以一种什么方式得到的呢?这个问题引出了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
你认为青铜是把鞋子卖给了路人还是送给了路人?写出理由。
这个问题纯属课堂即兴发挥,多数孩子选择了“送”,也有孩子选择了“卖”,比如这个孩子所写:
我认为青铜会卖给那位路人,因为如果青铜被冻生病了,那不仅亏本了,还要自付医药费。虽然青铜当时觉得愧疚,但该做生意还是得做的。况且这还是家里很重要的一笔收入。
读了这个孩子的想法,老师们心里怎么想?课下我跟这个孩子聊时,我建议她从家人的角度考虑,那样会更有说服力。其实多数时候我们老师会认为“亏本”“医药费”“做生意”这次词语很刺眼,脱离了文本意境,但不可否认:这就是孩子们最真实的想法!除了上面的,这孩子还写了一段:
我认为青铜会送给那位路人,因为青铜想要弥补那份愧疚。那位路人当时听到青铜已经卖光芦花鞋时,心里非常失望。青铜会弥补那份失望与愧疚。
这大概才是我们老师想要的,但请一定让孩子们言由心生!
最后,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组小标题:
一百零一双芦花鞋
十一双芦花鞋
十双芦花鞋
一双穿过的芦花鞋
提问:“你如何评价这一组小标题?”
完全出乎我的意料,鲜有孩子认可这一组小标题,理由很充分,有说“潦草”,有说“像数学题”,有说“完全跟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无关”,还有说“一点儿新意也没有,看了就不想读”……我不死心,追问:“那这篇课文的标题还是‘芦花鞋’呢,你们怎么解释?”总算有两个孩子站起来肯定了“一双穿过的芦花鞋”,理由是这个小标题会激发读者想象。我一脸苦笑欣慰,用这样一句话结束了课堂:
“这一组小标题到底怎么样,需要孩子们以后更多的阅读经历与深入思考……”
《芦花鞋》就此结束了,课堂上有意无意忽略的是:芦花鞋之美、雪之美与人物之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