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j9九游会登录入口

教材分析
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以“人物品质”为人文主题,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编排了《古诗三首》《黄继光》《“诺曼底号”遇难记》《挑山工》四篇课文,从不同方面展现了人的精神追求和高尚品格,旨在引导学生仔细研读文本,发现人物的品质是如何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出来的,并能够受到人物品格的感染。学生在四年级上册学习了“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的方法,那时我们侧重情感的体会,而本单元则侧重人物品质的感受。《黄继光》与《“诺曼底号”遇难记》的课后练习与学习提示,也都是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语言、动作的语句,从中感受到的人物品质,与单元学习任务紧紧相扣。

《“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课文是雨果创作的短篇小说,讲述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猛烈撞击即将沉没之际,镇定自若地指挥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随着客轮一起沉入大海的感人故事,歌颂了他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课文写作特色鲜明,鲜明的语言描写和动作刻画,辅以对比描写和环境烘托,成功塑造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英雄形象。

教学目标
1.认识“弥、脉”等13个生字,会读外国的人名、地名以及难读词。

2.通过概括小标题,依据作业本习题,快速梳理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3.结合《语文作业本》题目及课后习题,联系上下文,初步感受哈尔威船长果断、从容镇定、临危不乱的品质。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初步感受哈尔威船长果断、从容镇定、临危不乱、舍己救人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聚焦篇章页,明确主题

1.齐读篇章页,明确单元主题:人物品质

2.再读学习要求,明确单元任务。

3.出示单元主题活动,回顾旧知,开启新课。

二、读懂课题,产生质疑

1.初读课题,了解“诺曼底号”的特点(大、漂亮、新)

2.再读课题,理解“遇难”,提出质疑:为什么?经过?结果?

3.结合课堂作业本第3题,理清轮船遇难原因。(检测预习的过程)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出示学习提示一: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画出难读的人名、地名。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内容,完成作业本第4题。

2.反馈字词,读好字词、句子。

第一行人名:哈尔威船长  奥克勒福大副  洛克机械师 克莱芒

第二行地名:南安普敦  根西岛   英伦海峡  埃居伊山脉  敖德萨

链接相关句子,读通读顺:

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尔威船长照例走着从南安普敦到格西恩岛这条航线。大海上夜色正浓,大雾弥漫。船长站在舰桥上,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

3.反馈作业本,理清故事情节,讲清两船相撞后哈尔威船长的做法。

四、聚焦画面,感悟品质

(一)研学画面一:想画面,品“可怕”

1.自由读课文11自然段,明白“震荡的可怕”的具体表现。

2.学生交流,品析“可怕极了”。

乘客: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想象画面)

海水:汹涌湍急,势不可当(偏旁)

船:直喘粗气。(理解轮机火炉)

3.齐读片段,感悟“可怕极了”。

(二)研学画面二:抓方法,悟品质

1.自由读课文12自然段,初步感受人物的语言。

2.聚焦“大声吼喝”,抓住船长做法,读懂语言。

3.理清哈尔威船长下达的命令。

4.对比两段话,感受船长语言得简洁。(小短句;语言简洁、精炼)

5.链接课文第13自然段,感受船长舍己救人的人物品质。

五、课堂小结,设疑结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概括小标题得方法,理清了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还抓住船长的语言,感受到船长遇到可怕震荡时,沉着镇定,从容镇定,临危不乱,舍己救人优秀品质。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运用本节课的学习方法,感受船长的其他品质。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诺曼底号”遇难记》是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三篇精读课文。文章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的故事——主人公哈尔威船长在一次猝然而至的海难关头,勇敢果断,沉着指挥,舍己救人,以身殉职。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开展单元主题情境“走进‘闪光’的人,秀出‘闪光’的我”的学习活动,并围绕活动2“聊闪光的人”,紧扣人物的言行展开教学,体会在灾难面前,哈尔威船长所展现的高贵品质。为了达成以上目标,我在本课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统整学习,创设情境

在第一次教学中,我只是对于单篇课文进行教学,但是我发现,学生在学完本课时,缺少课文之间的前后勾连,于是我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单元统整教学,和磨课团队老师一起讨论,构建了单元统整学习基本框架,让单元学习设计对接“语文要素”。围绕着单元主题“走进‘闪光’的人,秀出‘闪光’的我”,安排了三个活动。这样清晰的单元统整设计,让学生不只是进行单篇课文的学习,而是从整体的视角来落地单元学习的目标。

二、借作业本,理清脉络

好的课堂教学不仅要用好语文书,更要用好配套的《语文作业本》。所以,本次教学设计中,我就很好的利用起语文课堂作业本上的习题,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作为长篇课文,我们教师要做到长篇短教,学生要学会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之前学到的方法就是借助小标题和连词梳理课文主要内容,于是,我就借助《语文作业本》上的流程图,帮助孩子理清诺曼底号和玛丽号相撞时,船的变化以及哈尔威船长的做法。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寻找答案,同桌之间在不断的对比和辨析中,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以读为本,深度感悟

语文课离不开多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理解文意,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前几次的磨课中,我只是单一地让学生反复地读,学生读得烦躁,老师也教得无聊。在我和磨课团队教师探讨中,我慢慢发现阅读不只是一遍遍读相同的语句,而是有层次地读,在每一遍的朗读中要有所递升。于是在教学哈尔威船长的语言时,第一遍读,读准字音,读通语句,做到朗读的基本目标;第二遍读,读懂船长下达命令的内容——放救生艇、撤离顺序、全部救出,理清了命令的顺序;第三遍读,联系上文,对比朗读,读懂语言简洁这一特点。就是在这样一次次层次清晰、逐渐深入的朗读中,学生自然感悟到了船长从容镇定、临危不乱的高贵品质,教学目标无痕达成。

四、多元评价,提升教学

老师的评价语、小结语以及连接语对转变学生阅读思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的评价语不仅可以夸赞孩子,给予他回答问题的信心,还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思考问题。在教学中,我从“你回答得真棒!”这类没有指向的评价语,变成“你读得很流畅,如果能读出船长当时大声吼喝的样子就更好了”这类目标指向明确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思维,在我的引导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学生也通过我的评价语,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所以,我觉得“评”的有效,更会促进“学”的提升。

但是,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也发现自己对学生缺少多元性的评价,比如说,没有过程性评价,缺少同学之间的互评,学生就没有整体的学习收获的体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将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相结合,提升自己课堂教学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拔节生长。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