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路
本设计选择篇目为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短文二篇》,由《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两篇借景抒情古文构成。两篇文章的作者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手段找寻着自我,在各自的困局中自我突围,构建充盈的精神家园,对学生审美培养和人格构建都有重要学习价值。
因此,本教学设计采用“任务式驱动”学习模式,通过构建任务链,以介绍陶弘景和苏轼为导入,引出分析“两位作者如何在各自的困局中自我突围,构建充盈的精神家园”的核心任务,接着进入文本梳理字词翻译,在字词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两位作者描写美景和抒发情感的差异,最终实现对解决核心任务的解决。
教学背景
一、教材分析
(一)课文在教材中的位置
短文二篇是统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该单元以“自然”为主题展开。本课由《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两篇古文构成,分别通过主动探寻和不期而遇描写了与自然之景的有机互动,实现了对自我的突围和精神家园的构建。
同单元皆为写景诗词古文,其中散文《三峡》描写详尽,《与朱元思书》对仗工整,《唐诗五首》更是言简义丰情致各异,其中《短文二篇》则具有典型的景物描写和浓厚的情感表达,本设计希望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在对比阅读中进入诗文意境,感悟生命突围的异同,同时注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二)课文中与教学内容对应的学习点
结合单元导读和课文预习提示、课后练习,本课教学可落实的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为:
1.掌握重难点字词、特殊字词句式翻译,锻炼古文翻译能力;
2.学习写景抒情的语言风格和描写手法,掌握手法赏析能力;
3.感悟诗人描写意图和情感抒发的异同,感受作者舒眉一搏、绝处逢生的向上力量,培育积极对待生命困境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八年级学生。
1.语言能力:经过小学和初中第一学年的训练积累,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古文基础,了解基础的古文意义和语法知识,但更依赖老师讲解,独立联系上下文翻译文本能力较弱,如图1所示,学生由于翻译和理解的困难普遍不喜欢古文阅读,如图2所示对古文翻译尤其是没有讲解过的课外古文大多需要借助教辅、网络等工具辅助翻译。
2.感受能力:如图3所示,大多数对诗文的手法赏析为直接背诵课堂笔记,缺少独立思考感受不同手法表现异同的能力,对诗歌美感的认知表述还有待加强。
3.思想高度:如图4所示,八年级学生思想意识逐步成熟,已经开始建立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多数学生已能够独立感受理解诗文情感,分析写作意图,但该学段学生对情感掌握较为粗浅,且仍存在机械背诵讲义或答案中的情感表述,对识记情感不甚理解的现状,因此对情感的准确分析还有待加强。
◇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一)语言目标
1.作为文言文课文,具有较多特殊字词、特殊句子需具体掌握翻译:
《答谢中书书》掌握重难点读音、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判断句、定语后置句
《记承天寺夜游》掌握重难点句式: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
2.区分《答谢中书书》骈文文体和《记承天寺夜游》散文文体的语言风格差异。
(二)思维目标
1.培养关联思维:联系上下文语境翻译文本内容,分析手法效果,不孤立看待问题;
2.培养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发散性地联系文本、背景、作者生平等各种信息,并聚合整理,以准确全面地分析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
(三)价值目标
1.领略山水风光之美妙,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音乐美、建筑美、图画美。
2.体会自然描写背后作者发掘独立自我和构建精神家园的情感价值追求。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赏析体会两篇古文对自然山水描写的手法特点及美感体现,加强学生美育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思考和感悟。
难点:通过赏析描写,知人论世,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两篇文章的两篇景物描写蕴含的情感有何差异,感受作者舒眉一搏、绝处逢生的向上力量,培育学生积极对待生命困境的意识,能够辩证地看待生命中的困境和苦难,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课时预测
2课时
教学方法和策略
1.朗读感悟法:《答谢中书书》骈文文体对仗工整、朗朗上口,《记承天寺夜游》散文文体句式自由,潇洒清丽,两篇文章韵律风格各有千秋,通过朗读梳理特殊字词,感悟语言之美;
2.对比分析法:通过对相近文本对比阅读使特征更加显著,对比两篇文本,突出不同手法带来的不同效果,感悟相近内容抒发的不同情感,使学生对借景抒情手法理解更加全面;
3.拓展思考法:通过介绍写作背景、作者简介和时代环境,拓展学生情感分析思路,引导学生共情,感悟作品深层情感,也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4.问题驱动法:通过一个个小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独立分析手法、发现异同、体会情感,最后自行解决核心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
教学过程
依据教学目标和学情特点,本课2课时,分别从导入课文、字词翻译、深入赏析、文本对比和课后作业五个环节进行教学,第一课时设计为翻译梳理和手法赏析,第二课时重点突破作者情感,分析二位作者在自我突围的精神参悟上有何差异,解答“分别是如何找寻自我,实现生命的突围”的核心问题。
一、课前研习任务
1.朗读全文,结合课下注释尝试理解,翻译困难的字词句子。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并体会其妙处。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3.解释下列句子,并体会其句式特点。
①盖竹柏影也。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用一种植物形容一下自己,想一想为什么?
[设计意图:翻译是进入古文的钥匙,一切理解需要在翻译的基础上进行,因此本设计在预习部分引导学生自主理解文本、清理字词,使课堂翻译讲解更具针对性、高效性。其次以植物形容自己引导学生思考对自我的认识,为本课程核心问题做好铺垫。]
二、课堂研习任务
第1课时:文本梳理
(一)教学导入
由同学分享把自己比作的植物,由“接下来,也为大家介绍两位新同学,与大家一起发现自我,找到自我”引出对陶弘景、苏轼的生平介绍及本篇写作背景。
图片
衔接表达:遥远宁静的山林之下,心若止水的“山中宰相”沉醉山水,悠然写下了“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感叹召唤;空荡寂寥的小院之中,仕途窘迫的“东坡居士”踏月自慰,释然道出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不一样的景色,不一样的人生,不变的是诗人们对自我的寻找和从山林自然中汲取的构建心灵家园的力量,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短文二篇》,一起学习探究他们寻找自我的方式有何不同,最后他们又找到了怎样的自己吧!
[设计意图:以时间轴讲解作者生平,能清晰直观地使学生了解作者人生轨迹及改文所写的背景心态,知人论世导入课堂核心“找寻真正的自我”,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共情诗人,为接下来的分析做好铺垫。]
(二)研习活动一:说文解字,读顺读通
《答谢中书书》中陶弘景写道“实是欲界之仙都”,《记承天寺夜游》中写道“月色入户”,两篇文章都是情自景生,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先来品味一下“仙都”如何迷人,“月色”如何皎洁。
1.自行提问
朗读全文,提出预习时不理解,不通顺的语句,教师给予解答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自读自问,自主翻译的机会,培养学生在字词翻译工作上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2.《答谢中书书》重难点字句强调:
(1)标题:“答谢中书书”怎么断句?
预设:答/谢中书/书
解析:
①前一个“书”与“谢中”连读指的是一个人,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
②后一个“书”是指书信。篆体为“(见下图)”,本义为“著”,指“书写”“记述”,引申为“典籍”“文书”“信函”等。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的开端。
图片
[设计意图:本文标题因现代汉语“答谢”已经成词而干扰古文翻译,同时“书”作为重要文体需要格外强调,因此以断句导入特殊文体“书”和的讲解,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加深印象。]
(2)特殊字词:
a.“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中的“欲”可否翻译成“想要”,为什么?
预设:不行,理由如下:
“颓”意为“坠落”,“欲”翻译成“想要”搭配“颓”就翻译成“夕阳想要坠落”,有夕阳主观像坠落之意味,情致衰丧,与作者陶弘景以写景抒发闲适超然之情不符合。综上“欲”应该译为“将要”。
b.“晓雾将歇,猿鸟乱鸣”中的“歇”可否翻译成“歇息”,为什么?
预设:不行,理由如下:
“歇”若翻译成“歇息”,那么整句意思为“清晨的雾气将要歇息”,这与与全文静观自得,淡然超脱的情致不符合,也与这篇文章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的语言风格不符合。综上不能译为“歇息”,应该译为“消散”。
[设计意图:“欲”“歇”作为文中极具表现力的炼字字词,知识点上是古今异义需要重点掌握,表达张力契合情感基调,因此需要重点强调。]
- 《记承天寺夜游》重难点强调:
(1)重点翻译:以下“盖竹柏影也”的翻译哪一项最恰当?为什么?
a.盖住了竹柏的影子啊!
b.大概是竹柏的影子。
c.原来是竹柏的影子。
预设:
b项最恰当。此时或许月色朦胧了精神,或许小酌之后已经微醺迷醉,作者应该是一种半醉半梦地悠然猜测,所以“盖”译为“大概”最恰当。
a项“盖”译为“盖住”,联系上下文,“盖住”的主语为“水中藻、荇交横”,“水中藻、荇交横”“盖住”“竹柏影”,不符合逻辑。c项“盖”译为“原来”,属于因果判断,过于理性明确。
(2)特殊句式:以下“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翻译哪一项最恰当?为什么?
a.但是少了闲人像我们两个人一样。
b.只是少了闲人像我们两个人一样。
c.只是少了像我们两个人一样的闲人啊!
预设:
c项最恰当。此时作者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闲人”是一种因被贬而生出的自嘲,是一种庭院中赏月的欣然,同时也更体现出他内心的乐观和豁达,因此“但”译为“只是”更恰当。
a项“但”译为“但是”,表转折,过于生硬;b项定语后置“闲人如吾两人者”在翻译时未调整为现代汉语语序。
[设计意图:以选项方式将翻译易错点集中体现,让学生在封闭性选项中对比选项,更为直观地感受翻译信达雅的具体呈现,发现自身翻译问题和翻译重难点。同时特殊句式比重点字词更具有抽象性,引导学生从翻译问题中发现语句特殊性,使学生对特殊句式的理解更具象深刻。]
(三)研习活动二:赏析手法,明景悟情
在翻译疏通的基础上,带领学生默读文本,分析景物勾画,赏析描写手法进一步感受仙都之美,月色之净。
1.在文中圈画出作者笔下的景物,看一看两篇短文所选择景物有何不同?
预设:
《答谢中书书》:山川之景
峰、云、石壁、林、竹、雾、猿鸟、日、鳞
《记承天寺夜游》:小院月色
月色、中庭、竹柏影
[设计意图:以圈画方式让学生直接具象地体会描写景物的相似及差异,为下文手法分析和核心差异体会做好铺垫。]
2.在文中圈画出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景物的,看一看两篇短文景物组织安排有何不同?
《答谢中书书》:
①由仰而俯:仰视(高峰入云)俯视(清流见底)平视(两岸石壁)
②由朝而夕:早晨(晓雾将歇)黄昏(夕日欲颓)
③由显而微:动静结合、视听结合
《记承天寺夜游》
静观妙悟: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设计意图:以照片引导法、对比分析法等多元分析方法激发学生形象力,引导学生宏观感悟景物描写的区别即空间和范围的差异,对比《答谢中书书》的宏观微观结合,时间地点变化和《记承天寺夜游》的静赏月色,静悟心声,初步理解作者心境的细微差异。]
3.请带上你发现美的眼晴,男生用“我读出了《答谢中书书》的( )之美,因为(……)”,女生用“我读出了《记承天寺夜游》的( )之美,因为(……)”分享自己发现的美。看一看两篇短文景物特点有何不同?
预设:
《答谢中书书》:
①男生:“我读出了《答谢中书书》的音韵之美。因为全篇都是四字对仗,排列整齐,读来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分析:因为《答谢中书书》为骈文文体,骈文,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②男生:我读出了《答谢中书书》的图画之美。作者用“乱”形容猿鸟之声欢腾,用“竞”形容鱼跃之状热烈,一幅热闹翻腾,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色跃然纸上。
分析:此处运用了炼字手法,作者精心挑选了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使猿鸟、沉鱼形象更加灵动形象。
《记承天寺夜游》:
①女生:“我读出了《记承天寺夜游》的修辞之美。“庭下如积水空明”巧妙运用比喻,把月光比作积水,更加形象生动地体现月色皎洁如水,清澈透亮;且运用“空明”一词形容,更突出了作者此时内心明朗但略有寒意的复杂心态。
分析:作者妙用比喻修辞手法描写月景。
②女生:“我读出了《记承天寺夜游》的情感之美。“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同时运用反问和感叹,情感浓烈,与上文休闲淡然的情感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贬谪后的黯然神伤在美景的催化下倾泻而出,感受到作者对放逐闲置现状的自怜自嘲,也有面对美景自我开解的智慧超然。
[设计意图:《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虽都描写自然景色,阅读效果和美感体现却有较大差异,其核心原为写作背景不同导致的主观情感的介入程度不同。男生的思维方式更偏重理性和逻辑,适合赏析《答谢中书书》中对自然景物精致的描绘,女生的思维方式更细腻感性,更易于理解《记承天寺夜游》中复杂隐秘的情愫,分别分享思考,可较为全面地分析出两篇文章美感上的不同表现,也为接下来情感分析活动做好铺垫。]
(四)板书设计
图片
第2课时:情感分析
经过了文本翻译和手法赏析,同学们对全文都有了整体性的认识,基于完整认识,进入第二课时,深入分析情感,找寻“自我突围”差异。
(一)研习活动一:为什么将这两篇文章文章组合在一起?
角度1.文章内容:
预设:都描写了自然景观,《答谢中书书》描写了山林清流,《答谢中书书》描写了月色;
都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沉醉,《答谢中书书》感叹其为“仙都”,《记承天寺夜游》为月色感到“欣然”;
都抒发了对自我的思考:《答谢中书书》直言“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记承天寺夜游》抒发“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角度2.写作意图:
提示:
图片
图片
预设:
都是作者的突围之作:《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生于南朝乱世,《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困于乌台诗案,两位作者都在自己的泥沼中尝试突围,以自己的方式探寻心灵的归处,寻觅精神的家园,最终都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都是作者自我的构建之思:虽然人生轨迹大相径庭,但都对自己的人生有独立而坚定的认识,都经历过精神突围最终构建完整的人格,形成从容的心态。
[设计意图:初步引导学生将视线聚焦文章和作者对比,从关联之处入手,引导学生初步梳理行文逻辑和作者意图,为下文进一步剖析情感差异铺垫。]
(二)研习活动二:陶弘景和苏轼有何异同?
提示:作者生平经历
图片
预设:
同:①都对自然风光表现出浓厚兴趣,表达了深切爱慕;②两位作者都以山水风光为媒介,将外界仕途隔绝,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异: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呈现大篇幅的山水描摹,较少个人情感摄入,字里行间皆是出世之心。涉及其生平背景更凸显这一特点,陶弘景36岁出世隐逸,在思想上受老庄影响,追求清静无为,逍遥齐物,因而对自然始终保持主动追寻,主动沉浸的积极奔赴态度;同时,陶弘景也被成为“山中宰相”,侧面证明他的仕途相较苏轼是通达顺遂的,较为单一的生活经历导致他的文化遗产相较较少,使此文略显浅显,有太重的六朝文风之感。
苏轼:一生大起大落,几经贬谪,沉浮不定,因而他的心态和对自我的认知也是在不断深化和强大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联系苏轼写作《记承天寺夜游》背景可知,此时重大的仕途打击使苏轼对自我的认识遭到强大冲击和致命质疑,因而在文中更多是被动接受月光的引召,需要借助友人的陪伴,处在内心突围,自我构建的过程之中,大隐于市,承天寺一游,从此获得通达富足的精神养料。在苏轼人生后期,他显然完成了自我构建,从容而强大,文史哲科,无所不通;吏治一方,无人不赞。虽一生命运多舛,但总能逢凶化吉,笑看风云,留下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受万世景仰。其文其诗,开了一方流派,流传千古。因此此文更是堪称一绝之小品文。
[设计意图:开始由简单的作品共情和作者了解向二位作者自我突围的哲思方向深入,通过进一步归纳作者生平,对照文本,引导学生思考发现二位作者人生轨迹和创作心境的异同,深入探究作者如何发掘自我,构建精神,实现自我突围最终找寻到独立人格的过程,为进一步分析精神突围和自我构建的方式做好铺垫。]
(三)研习活动三:结合两篇文本来看,陶弘景和苏轼在追求精神突围和自我建构的方式有何不同?
提示:
图片
预设:
陶弘景通过写景和学习谢灵运构建清静逍遥的自我。
①陶弘景向大自然获取力量,所以重在写景;
②陶弘景重在向先贤获取力量,所以写谢灵运。
苏轼通过寻友和赏月构建自信豁达的自我。
①苏轼向朋友获取力量,所以寻张怀民;
②苏轼向自我寻找力量,所以从偶的月色中获得参悟和力量。
[设计意图:从拓展知识回归文本,通过带领学生发现二位作者景物描写和抒情描写的不同篇幅安排,分析思考这么安排的原因,理解二位作者得以成功突围,获取的不同力量。]
(四)研习活动四:请探究,活动三中分析归纳的不同突围方式在文本中如何具体表现的?
提示:
康乐,谢灵运,南朝宋文学家。山水诗在晋宋勃然而兴,其功首推谢灵运。谢灵运重情,在其山水诗中表现得极为充分。遥接建安文学精神,谢诗在其绝大部分山水诗中都体现了诗人抒情言志的风格。
预设:
陶弘景:
①汲取自然之力量:全文详尽且生动的景物描写。
陶弘景作为“山中宰相”,出世之人,对自我的关注本身较高,注重清静无为,逍遥自在,因此他的写景是主动奔赴自然的结果,文中美景篇幅巨大且纯粹殷实,都是单向由作者发出的对山川美景的探寻和赞美,证明是作者主动奔赴自然,从自然中又获取了自由逍遥的自我塑造。
②汲取康乐之力量:“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中国山水的文化意蕴自谢灵运始才有了丰富的内涵,陶弘景继承了谢灵运寓情于景的艺术思维和文化瑰宝方能借景申发出无限安宁,感悟人生至理。而他在此处提及“康乐”,也印证了陶弘景主动追随康乐公,接受其思想洗礼最后得到精神力量,构建自我。
苏轼:
①寻求友人的力量:“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写此篇时刚刚经历了仕途毁灭性的打击“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政治落败直接导致了生活的孤立,夜半起行却找不到友人相随,苏轼将此刻的孤寂无力全部加注于此。也正因此,苏轼需要同病相怜的张怀民共赏明月,借友人之力证明自己的价值和个人的存在。
②借助月色的力量:“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文章开篇他的“起行”不是内心的申发,而是受到外界“月色入户”的吸引和刺激,被动地进入自然,被动地偶遇了月光。不是诗人寻到了月色,是月色邀约了诗人,这也证明此时作者的心境是迷茫的,被动接受自然的指引,希望借助月光开解自我。因此在后文苏轼笔下的月色皎洁也需要竹柏的印证,映射出苏轼此时对自我是不自信的,需要外界支持的。
③生发自身的力量:“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散文的最后,两个反问说明苏轼已经找到了自我,通过自己的力量。每一夜都有月色,因此我的自在不需要月色来证明,正如每个地方都有竹柏,月色的皎洁不需要竹柏映衬一样,这是苏轼实现了自我突围,找寻到了那个独立自信,达观自由的自我。
因此文末“闲人”是苏轼是对自己身份的强调,是在贬谪中的自嘲自解,是真正沉浸自然生活的自在,更是对“忙人”(朝廷官员小人)的鄙夷与讽刺。
相比于陶弘景的“仙都”,苏轼因“闲”得“月”,因“月”得“悟”,是被动的“获救”,但也是自我参悟。这两种人生境界都是可取的,但在自我建构角度而言,苏更甚一筹。
[设计意图:针对上一个活动归纳的自我突围的力量,此环节联系全文,细读文本,深入探讨文中如何体现,使学生在寻找证据时对作者的力量获取有更深入的理解。]
(五)研习活动五:探究性阅读——自我突围带来的是人生的明亮,那这样的影响在两位作者身上是如何体现的呢?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进行探究阅读。
(1)班级齐声朗读陶弘景的两篇文章,思考一下,你觉得分别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朗诵,为什么?
展示:
36岁,《与从兄书》
昔仕宦应以体中打断,必期四十左右作尚书郎,出为浙东一好名县,粗得山水,便投簪高迈。宿昔之志,谓言指掌。今年三十六矣,方除奉朝请,此头颅可知矣。不如早去,无自劳辱。
70岁,《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预设:
《与从兄书》应该声调低沉,《答谢中书书》应该情绪高昂。
因为:《与从兄书》中36岁的陶弘景显然是纠结痛苦的,谁也不是生来便是心如槁木的闲人,他也曾是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的少年,也曾渴望成为报效国家、有所作为的儒士,可惜南朝混乱的局势使这样的愿望终是梦幻泡影,空中楼阁,此时看着梦想被现实冲击得面目全非的陶弘景是迷茫,纠结,失落而无力的,也正是《与从兄书》传达出的情绪。
而转至《答谢中书书》,70岁的陶弘景已经实现了自我突围,成为了出世仙人。他完全沉浸山林,主动奔赴山水,漫步天地,抽身而去,字里行间皆是得以破局的自在和寻得自我的满足,文辞潇洒,景致清雅,因此要用高昂而积极的声调朗读。
(2)请用线条画出苏轼人生轨迹的高低走向和诗文情绪的高低走向,对比两条曲线,你发现了什么呢?
感受完陶弘景破局重生后文风的逍遥自在,接下来,老师要请同学们坐上一列时光列车,顺着东坡居士的诗文,一同触摸其心境情感的变化,感受《记承天寺夜游》的自我突围对苏轼的影响。
展示:
图片
图片
看出了《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自我突围后诗词语调向潇洒从容转变,对照苏轼的人生道路,黄州之后经历了更加严厉的打压和更残酷的贬谪,人生走向是不断沉沦的过程,但苏轼之诗却表现出愈加高昂的情绪与姿态,如剑客般提刀上马、从容不迫,微笑着直面风雨,披荆斩棘。
讲解:
《记承天寺夜游》前,即初贬黄州之际,苏轼之诗笼罩着贬谪的阴霾,《江神子》直言“虽可爱,有人嫌”,表达自己空有才情奈何无人理解,处处受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更是写出了“寂寞沙洲冷”的千古悲歌,文中反复运用“幽人”“寂寞”等词汇,体现诗人心灵的孤独,自我的迷失和生活的暗淡。
但是《记承天寺夜游》后,其诗文豁然开朗。《江城子》中一句“鬓微霜,又何妨”自信而强大,寥寥几句便能看见苏轼饱满充盈的灵魂。直至《惠州一绝》中耳熟能详的“日啖荔枝三百颗”,又从强大和自信中生发出从容与乐观,面对一切打压他总能一笑而过,犹如清风过境,荡起的只是层层涟漪,我心岿然,不惊不动,不悲不痛。
[设计意图:通过两位作者不同时期文学创作的对比,具象而生动地使学生感悟自我突围后心态的焕然一新与人生的重见光明。陶弘景的出世破局使他重获新生,真正找到了那个本就属于山川的自由的灵魂,这样的转变清晰地记录于诗文之中;苏轼的突围是更是意义深远,承天寺的明月不仅照亮了苏轼暗淡的心境,更照进了苏轼未来的人生,《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对人生的思考,自我的找寻影响了后期的生活心态与创作风格。
通过拓展性阅读两位作者破局前后的诗文,感悟几乎是相反的情绪走向,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自我突围,构建人格的重要作用和深刻影响。]
(六)课堂小结
“生命就象一条大河,时而宁静时而疯狂,现实就象一把枷锁,把我困住无法挣脱,这迷样的生活锋利如刀,一次次将我重伤,我知道我要的那种幸福,就在那片更高的天空一直在飞一直在找,可我发现无法找到,若真想要是一次解放,要想剪碎这有过的网”,汪峰的歌唱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正因为生活的不可预测性,常常让我们手足无措。
陶弘景、苏轼,面对着造化的“不公”,他们没有陷入无度的沮丧、悲伤、哀怨,没有在扑面而来的巨大黑洞中战栗、喘息、无法自拔,而是在齐膝的淤泥中伴蛙鸣而歌,在尖利的荆棘丛中拈花而笑,依靠自我精神的培育保持内心的平静,靠巨大的精神力量实现人生的突围。让我们向陶弘景、苏轼致敬,愿同学们都能在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永不言弃!
(七)课后研习作业
学有所思:学习了《短文二篇》,感悟了二位先贤对自我的寻找,对精神家园的构建,请重新思考自己在课堂开始画的自己,对自己有没有新的,更深入的认识呢?
预设:
先前如果就对自我有独立的认识,设计的植物也会是单个或者特征明显的。而对自我认知不清,或是如苏轼被贬初期一般,对自我认知缺乏自信的同学植物设计是模糊或者需要外界映衬的。在陶弘景和苏轼的启示下可以补充自己的特征,增加独立性。
[设计意图:本课核心知识为“探究诗人如何找寻真正的自我”,学习本课后,希望学生培养自信、乐观的人格和个性,构建自我充盈而独立的精神家园,从两短文中汲取人生哲思和生活的力量。同时首尾呼应,给予学生完整而和谐的课堂感受。]
(八)板书设计
图片
反
思
一、收获与感悟:
1.对比分析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具有独特而高效的教学效果,能准确清晰地体现文章间特色差异,学生在对比分析中也能更好地培养独立分析手法特色和情感异同的能力,在后期教学中应该广泛应用,多种形式展现。
2.诵读是文章疏通、理解和分析的重要导入方式,诵读的指导其实就是断句、重音和升降调的指导,以诵读为切入,引导学生在思考断句重音和声调中独立理解文章,甚至在古文学习中,朗读和翻译密不可分,可以通过朗读直接得出翻译。
3.培养学生知人论世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知人论世即发散聚合思维和联想思维和具象体现,应在教学中发散性结合背景知识,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多维度分析的学习方法,养成独立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反思与提升:
1.初期设计内容过于庞杂,对于学生学习吸收不利,后期设计修改将进一步重点知识提炼,增加课堂深度,缩减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2.本课面向八年级学生,该学段学生课堂活跃性高,活泼好动,后期设计修改将进一步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