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这篇是典型的散文,课文内容比较散,对于学生而言不容易理解,尤其不适合一句一句分析文本。这节课主要借鉴朱煜老师的设计思路:找地点——明景物——说感受,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处理,从而达成教学目标。实践效果很不错。
2 走月亮(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体会散文的韵味;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以及“我”对美好场景的回忆。
【教学流程】
复习背诵第4自然段
板块一 品读第6自然段
1. 自由朗读,思考:这个段落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的?勾画,简单批注。
2. 交流
看到的: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
在坡头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
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听到的: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
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
闻到的:
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
想到的:
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
春天,我们种的油菜开花了,我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阿飞……
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3. 读这个段落,你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1:我看到一幅安静而美丽的画面。夜晚,秋虫唱着歌,正是因为安静,所以采能听见秋虫的鸣叫。夜晚,有月亮,有果子,有溪水汩汩地流着,很美丽。
生2:我看到一幅丰收的画面。因为这段写了稻谷低垂着头,说明稻谷棵棵丰收,粒粒饱满。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水果,所以是丰收的场面。
生3:我看到一幅欢喜的画面。因为村里坑坑洼洼的路被填平了,村里的风景非常美丽,马上就要迎来丰收了,人们感觉很愉快。
4. 角色演绎,感受多角度
师扮演阿妈,随机请孩子与阿妈说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想到的……
如生1:哦,阿妈,你看,果园的果子都成熟了呢,红彤彤的。
……
孩子们都说得很好,把文本语言进行了理解与内化。最后一个孩子说:
“哦,阿妈,你说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我肯定了这个孩子收了一个很好的结尾。于是有孩子补充:
“我还看到一幅思念的画面。月亮象征着团圆,这个时候爸爸也快回来了,作者很想念爸爸,所以才会问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
(师相机释疑:为什么稻谷成熟的时候爸爸就要回来了。)
5. 带着感受齐读段落
6. 品读字词
除了多感官的运用,作者吴然也用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描写,让画面更生动了。找一找,说一说。
学生找了“秋虫唱着”“泼剌声里银光一闪”“汩汩”“满意地响着”“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四年级的学生应当具备这种品读语言的能力。课堂要懂得放手,让学生经历自己读——自己找——自己分析的过程,然后内化、运用。)
板块二 学习第8自然段
1. 齐读,思考:为什么说这次走月亮也可以算作在天上走?
2. 交流
有生说是因为往上看,月亮像阿妈,星星就是“我”;有生说,因为月亮和星星倒映在水里,仿佛我和阿妈也在天上走……
带着这种美好,再读段落
3. 小练笔
这个段落有四个“走过”,但是作者都没有展开写。我们试一试选择其中一个场景,从多角度说一说吧。
跟着作者走过_____,我仿佛________。(看、听、闻、想……)
(1)抽生示范
(2)师提建议(因为有转学生,所以这个部分很有必要)
(3)10分钟定时小练笔
选择一个场景,从多角度描述想象的画面。
一点我的理解:
这一课,我没有安排教材上的小练笔。为什么呢?课前,我做过调查:你有过在月亮下的美好回忆或者印象深刻的事情吗?好多孩子如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很多孩子都没有月下漫步的体验,无话可说是这个小练笔的难点所在。而这个小练笔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展开想象,从多个角度进行描写。于是,我转变了一个思路,跟着作者的脚步走进某个场景,结合课文描写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从多角度展开描写。只要目标达成,我们可以灵活地使用教材。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