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卖炭翁》教学设计-j9九游会登录入口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

2. 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卖炭翁和宫使的形象。

3.学习对比手法,感受作者同情民间疾苦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的忧国忧民情怀,与“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白居易诗歌对比导入。

二、检查预习

(一)学生展示作者简介,其他学生补充,教师总结。

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现实主义诗人”,主张“文章合而时而著,诗歌合而事而作”。他的诗,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是“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人物。《卖炭翁》是一首叙事讽喻诗。

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

(二)学生朗读展示(正音并划分节奏)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图片
三、整体感知

(一)主要内容

翻译全诗,用自己的话概括本诗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答案预设:

卖炭翁千辛万苦烧了一车炭,冒雪拉到市场上准备卖个好价钱,结果却被宦官及其手下强行拉走,老翁百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最后这一车炭只换回了半匹红纱和一丈绫。

(二)概括故事情节(以炭为线索)

答案预设:“烧炭——运炭——炭被抢”。

四、品读

(一)一读—-品生活之艰

阅读“烧炭”部分。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写出卖炭翁的艰辛的?

提示:

1、可从人物描写角度分析。

2、可采用“我关注的是(人物描写方法),从(词语或诗句)中,我读出了 ”的句式表达。

(二)二读—-品运炭之苦

阅读“运炭”部分。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写出运炭的艰苦的?

提示:

可选择关键词语进行赏析。

如:我从“碾冰辙”这个词感受到这一车炭很重,路结成冰又滑有难走,车速必定很慢,这就突出了卖炭翁运炭的艰辛。

(三)三读—-品被抢之悲

阅读“抢炭”部分。想一想,作者是通过谁写出卖炭翁的悲苦的?怎么表现的?

提示:

可关注人物描写方法。

 

 

 

 

 

 

 

 

 

 

 

 

图片
五、品味宫市之苦

写作背景:

“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自唐德宗贞元末年起,宫中日用所需,不再经官府承办,由太监直接向民间“采购”,谓之“宫市”,又称“白望”。太监常率爪牙在长安东市、西市和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百姓深受其害。

原作题下有小序——“苦宫市也”,说明了诗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二是指宦官的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了皇家的声誉。既为民生叫屈,又为皇上担忧。

七、归纳主题

可参照模版总结:本诗通过记叙……揭露了……表达了……

答案预设:本诗通过记叙卖炭老翁辛苦劳动所得最终被宫使掠夺一空的遭遇,揭露了宫市的罪恶和统治阶级的残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