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时教学内容的分配”
这节课呈现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但在学习2-4自然段时,看不出这部分教学是“复习”还是“新授”。第一课时学习了2-4自然段,但是学习到什么程度,不清楚。这一课时中对这三段又展开了详细的学习,占了整节课的近三分之一时间。
课后和教师交流,知道第一课时只是学习了生字,对这三段进行了大概的梳理,知道是从哪三个方面介绍圆明园。第二课时才是具体学习2-4段,然后继续学了些“毁灭”部分的后两段,还有资料拓展等环节,导致这节课上了约50分钟。
这很需要思考:课时教学内容的分配是否合理?对五年级来说,第一课时花在生字词上的学习时间多长合适?如果第一课时只用来学生字和简单梳理这三段,学习内容明显是过少的。而第二课时从实际教学时间来看,内容太多。
关于“资料的使用”
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里的“资料”不单单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更可以是学生自己去查找收集的。
上课伊始的“小讲解员”展示能看出学生准备充分,三位同学的讲述自然生动,不过讲解的内容基本就是课文内容。其实在第一课时中,可以布置学生课后查找更多圆明园建成的资料介绍,再整合在自己的讲解中。讲解是内化后的表达,不是死记硬背。
资料如何使用也非常重要。关于“圆明园”的资料非常多,在教学中如何选择?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考虑好在哪一个环节用资料,用什么资料,为什么要用这个资料?
资料可以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难理解的部分。比如学习第2段中的“金碧辉煌”“玲珑剔透”“诗情画意”“蓬莱瑶台”等词,可以借助资料,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如此产生的自豪、赞叹才真实。
资料可以是根据学习需要,对课文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比如学习第5段,补充被烧毁、被掠走、被破坏的文物有多少件,价值多少等一些具体的数字和名字,能让学生对“圆明园被毁灭”的感受更加深入,自然就有了“悲愤”之感。
资料还可以用来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比如探讨“圆明园为什么被毁灭”的原因时,除了从课文中能读到的“侵略者的野蛮和残暴”,可以补充清政府当时的对外政策,理解“政府的无能落后”,还可以补充当时老百姓的一些行为,理解“人民的矇昧”也是原因之一。
这样,这篇课文的学习不是只聚焦在“仇恨侵略者”这一个点上。光仇恨,喊喊口号没有任何意义,让学生对历史有更多立体的认识,才能有助于更全面地根植爱国情怀。
在不同的学习节点,出示不同的资料,真正让学生“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不能一股脑儿在课文学完后,来一个“丰富的拓展”,那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
关于“情感的体会”
学习这篇课文,内容不难,难在对情感的体会。尽管这段历史人尽皆知,但没有亲身经历过,是不可能有当时的那种感受。对小学生来说,更是无法共情,虽然他们能说出很正能量的词句,那也不过是“教参”似的语言,并非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
教师采用了引导体会重点词语的方法来体会课文情感,但怎样才能让学生对这些重点词有自己独特的体会,只浮光掠影地说,或是大家都说得一样,是不行的。
必须要从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再对文本深入解读,找到情感的共通点,引发共鸣。
例如:学习第4段,理解“异常珍贵”,教师聚焦的是“异常”这个词。交流时问他:“你觉得对五年级孩子来说,‘异常’这个词难不难理解?”老师似乎明白了。或者说,在这里,“异常”只是一个副词,用来体现“珍贵”的程度,真正需要理解的是“珍贵”。
课文中写的这些“上至”“下至”等文物、珍宝,离学生是很遥远的。不妨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聊起——
问:“在你眼里,什么东西是珍贵的?”
有的孩子可能是从价值方面想,说的是昂贵的、值钱的东西;有的孩子可能是从情感需求方面去想,说的是个人非常重视的东西,比如朋友送的礼物,一件从小陪伴自己的玩具;有的孩子可能是从获得这件东西的过程来想,比如运动会上的一枚金牌、唯一的一次满分试卷等。
接着再将情景进行转换:“你觉得在圆明园这样一座集大成的皇家园林中,什么东西是珍贵的?”
学生可能会说“价值连城”的,可能会说“独一无二”的,可能会说“艺术价值非凡”的,可能会说“保存时间最长最完好”的等,调动学生有过的对“博物馆”“艺术馆”的印象,再读课文的句子,体会就不一样了。
例如:学习第5段的“时间”,要引导学生体会“被毁灭时间之长”,只找出“连烧三天”和“10月6日”“10月18日和19日”这些时间词,学生就能体会到“长”了吗?
再说了,时间的长短哪里有统一的标准呢?还要看不同的参照时间和不同的心境。
仍然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去体会——
问:“刚刚结束的暑假,有两个月,你觉得长还是短?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长”,因为暑假没有同伴玩,但大部分学生应该都会说“短”,毕竟暑假结束了就要上学,所以说“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
再问:“两个月和三天,谁长谁短?如果两个月的暑假你都觉得短,只烧三天的大火,你为什么觉得长呢?”
学生可能怎么回答?不用预设,到课堂中去问问看吧。
还不够。
结合了生活,再结合文本。
问:“前面写到圆明园中的文物珍贵,从先秦时代到清代,几千年的历史,时间是长还是短?”
学生都会说长吧。
再问:“几千年的珍藏,三天就化为灰烬。谁长谁短?为什么?”
学生会怎么说?是不是很期待?
这篇课文的学习,如果能把这个点让学生说深入,说透彻,“辉煌”和“毁灭”的强烈对比,情感的前后变化,也许就水到渠成,不用说更多了。
语文学习,必须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