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堂回顾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编排了作家梁晓声的《慈母情深》一文。王崧舟老师的课例关注语文意识,由文本细读转化为教学实践。王老师的教学环节包括:一、擦亮“深”这个题眼;二、品尝“鼻子一酸”的味道;三、拉开“震耳欲聋”的张力;四、一唱三叹“我的母亲”;五、与“立刻”的语言节律谐振;六、攥紧“塞”的温度。
二、读课写课
小说的三个要素是完整的情节、典型的任务形象、具体的环境描写。课例把握住小说的文体特征,围绕母亲形象的把握层层展开。
(一)品尝“鼻子一酸”的味道
孙绍振教授在《名作细读》一书中指出:“语文教师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是以为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文本细读,让教师于平淡之处发现奇崛。“鼻子一酸”的品读便体现了王老师的匠心。
师:孩子们,“鼻子一酸”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想哭的感觉。
生:鼻子酸酸的,心里很难受。
生:特别伤心,都快掉眼泪了。
生:内心很痛苦。
师:想哭,难受,伤心,痛苦,这一切的一切搅在一起,就是“鼻子一酸”。但是,孩子们,不对呀!母亲明明已经将钱给了“我”,一元五角,一分没少,一句责怪的话都没有,按理,“我”应该感到—
生:高兴。
生:满足。
生:幸福。
生:喜气洋洋。
师:没错!但是,此刻的“我”不但没有丝毫的高兴、丝毫的激动、丝毫的快乐,相反,此刻的“我”只有想哭、只有伤心、只有难受、只有痛苦,只有——(大屏幕凸现:鼻子一酸)
生:(齐读)鼻子一酸。
师:再读。
生:(齐读)鼻子一酸。
师:再读,读出那种想哭的感觉。
生:(齐读)鼻子一酸。
师:为什么?(稍顿)为什么“我”会鼻子一酸?(稍顿)请大家打开课文,细细地默读《慈母情深》这个故事。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文中母亲的哪些表现、哪些细节令“我”鼻子一酸?请把这些地方,用波浪线恭恭敬敬地画下来。
师:孩子们!是母亲的哪些表现、哪些细节令“我”鼻子一酸?(稍顿)请画出有关语句的同学举手示意。
(生纷纷举手)
师:人人都有收获,看来,这四分钟的默读效果相当不错啊!也说明大家读得很用心,很会思考。在刚才的巡视中,我发现有位同学发现的一个句子相当特别、与众不同。来,我们来听听她的发现。(对着那位学生)你请!
生:(朗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师:你为什么会特别留意这个看起来极不显眼的句子?
生:我觉得七八十台机器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震耳欲聋,可以体现出母亲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
师:请问,还有谁也特别留意过这个句子?
师:好!那么,你们几位对她的发言有什么补充的吗?
生:因为“我”是第一次发现母亲工作的环境这样恶劣,所以,“我”才会鼻子一酸的。
师:补得好!你这一补,就把我们的理解和体会引向了“鼻子一酸”这个问题的核心了。来!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并不显眼的句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三学段阅读与鉴赏明确指出:“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酸”是有温度的,体现了作者内心涌动的情感。由“酸”切入,王老师让学生描述“鼻子一酸”是什么感觉,反复读出这种感觉,在文本中寻找母亲让“我”鼻子一酸的表现、细节,深入探究,交流分享,使学生受到触动。统编教材课后习题小练笔也有相通之处,“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我’拿到钱时‘鼻子一酸’。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试着写一写。”统编教材课后习题引导学生链接自身的生活经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二)一唱三叹“我的母亲”
令“我”鼻子一酸的句子,学生关注到三次出现“我的母亲”的句子,课上围绕着这个句子进行了深度学习。文本的重复之处值得教师关注。“我的母亲”放在句子的后面,作者特别的处理增强了表达的效果。
师:照刚才三位同学说的,“我的母亲”应该放在每个句子的最前面才是啊!但是,课文呢,作者呢,却把应该放在最前面的“我的母亲”放在了最后,是吧?
生:(齐答)是!
师:特别!写得太特别了!按照常理,“我的母亲”出现一次就足够了。而且,完全应该放在最前面才是。大家看!(大屏幕呈现: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此句)
师:孩子们,这两个句子,意思并没有变化。但是,相同的意思,用不一样的写法,不一样的表达,什么发生了变化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这两个句子,体会体会两句话的味道有什么不同?
(生自由朗读,各自体味)
师:孩子们,读第一句,你读出了一种什么味道?这种味道在第二句中却是感受不到的。(对一生)你请。
生:第一句读起来好像感情更深一些。
生:第一句读起来感觉母亲很累的样子,而且“我”有点不太相信。
师:“我”不太相信什么?
生:“我”不太相信这个人是“我”的母亲,一直到看清母亲的脸才相信。
师:你对文字有一种很敏锐的直觉。来,孩子们,大家都看过电影吗?
生:(齐答)看过。
师:好,都看过。那大家记得电影中的一些慢镜头吧?这样,如果用电影中的慢镜头和快镜头来比喻这两种写法,那么,哪一句带给你的是慢镜头的感觉?
生:第一句。
师:第一句,是吗?想一想,为什么要用慢镜头来描写母亲的神情呢?(稍顿)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想象,随着这个慢镜头的推移,你看到了什么。
(生闭上眼睛,听师朗读)
师:(深情地、富有节奏感地朗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孩子们,睁开眼睛,你看到了母亲一个怎样的背?(对一生)你请。
生:极其瘦弱的背。
师:极其瘦弱的背。(对另一生)你呢?
生:弯曲的背。
师:弯曲的背,佝偻的背。(对另一生)你呢?
生:脊柱突出的背。
师:因为瘦骨嶙峋,你看到了突出的脊柱,你看到了一根根的肋骨。但是,不对呀!这是“我”母亲的背吗?在“我”的记忆中,“我”母亲的背可不是这样的啊!“我”母亲的背是——
生:笔直的。
……
此处,王老师用了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对照常规的表达和课文的句子。王老师没有直接告知学生课文的表达更胜一筹,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学生的分享比较直白简短,王老师不满足于此,而是引入概念性的知识—慢镜头,让学生理解“我的母亲”这一情感性语言。“你看到了什么”,想象的运用,学生还原母亲的形象—瘦弱、艰辛的形象,深化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循序渐进的教学让“我的母亲”形象深入学生心中。
王荣生教授曾经说过:“阅读教学的任务,就是使原本难以到达教学点的学生,通过学习而能够到达。”对于这篇课文而言,写什么学生不难明白,而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涉及话语形式和话语意图。王老师将文本的关键点和学生的疑难处结合,以清晰的主线“情深”串起教学的问题,通过还原形象、有感情朗读、对话交流等,让学生体验到作者细腻、独特的表达路径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