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先让他们观察单幅图,再观察多幅图,发现图与图之间的联系,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明白故事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指导学生想象故事的发展,要根据图画中的线索、生活经验进行想象,鼓励学生为故事设计多种结果。而在修改要求中提出:写好后小声读一遍,用学过的修改符号把有明显错误的地方改过来。这是三年级习作中第一次要求学生修改习作。强调了学生写完后要认真读一遍,检查是否有明显的错别字等。也强调了要用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习作。而评价要求中则是:和同学交流习作之后,说说你更喜欢谁写的故事。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是同桌交流、四人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交流的内容是更喜欢谁的故事,所以可以从语言以及情节上制定评价标准。
2. 能用修改符号把自己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地方改过来。初步懂得好作文是改出来的的道理。
3. 乐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习作,并能说说自己更喜欢谁的故事。
4. 在续编故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2. 每年的生日,你都是怎么过的?
3. 引出话题:同学们的生日过得很快乐,也很有意义。关于生日,老师这儿还有一个故事,大家想听吗?
【设计意图】习作源于生活,联系生活,运用生日话题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生日是怎么过的,可以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畅所欲言,为学生续编故事作铺垫。
2. 说说这次习作要我们做什么。
3. 引导学生交流明确:
(1)看图,了解图上的故事。想象接下来的故事情节,能把故事续写完整。
(2)写完后,把故事连起来读一读,能把其中明显错误的地方改出来。
(3)和同学互相交流故事,说说自己更喜欢谁写的故事。
4. 指导看图:请大家按顺序看看图画,想想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5. 指名说。(同学们在交流自己刚过的生日,李晓明的生日也快到了,可是他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同学们想办法一起为他过生日。)
6. 总结看图的方法。
(1)这些图上都有泡泡语,你能发现这些泡泡语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吗?(有的是同学们说的话,有的是李晓明的想法。)
(2)泡泡语告诉我们故事中人物的语言与想法,可以帮助我们读懂图画中的故事。但我们看图还要关注人物的神情、动作等细节,才能读懂人物的心情。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人物的神情,猜想一下他们当时的心情。
(4)组织交流:
预设:同学们交流时脸上带着笑容,每个人都很开心。而李晓明有些忧伤。
李晓明一个人坐在座位上,神情忧郁,不是很开心。
(5)在讲故事的时候,把这些内容放进去,故事就生动多了。
7. 把故事的前半部分连起来说一说。
8. 指名试着说一说,教师评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审题,培养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养成学会审题的好习惯,避免学生写作时无从下手,让他们有所思,有所想。看图作文要注重对学生看图方法的指导,在学生初步了解图中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丰富故事的内涵与情感。将观察所得有条理地说一说,从说到写,遵循学生语言发展的规律。
预设:同学们给李晓明过的生日是有趣的、特别的、难忘的、难过的……
2.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同学们会怎样给晓明过生日呢?他们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晓明会有怎样的表现?有条理地说一说。
3. 把你的想象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互相提提建议。然后形成金点子,填写在表格里。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予学生充分自主的时间与空间,说一说接下来的故事内容,并发挥同伴学习的作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降低习作的难度。针对学生不切实际的想象,教师需作简单引导,让学生明白想象要合理。这也是想象作文的要求之一。
预设:一幅图画可以写一个自然段。还可以加一个开头和结尾,让故事更加完整。
2. 大家已经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了,那你准备给这个故事拟一个什么题目呢?请学生畅所欲言,与表格里的内容相符合即可。
3. 学生练习写作。教师巡视,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设计意图】在学生完成“口头作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再“物化成文”,符合“先语后文”的训练规律。根据多幅图展示故事情节的特点,相机指导学生分自然段编写故事,凸显教材编写的特点,也使指导更有针对性。鼓励学生给完整的故事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初步培养学生拟题的能力。
(边读边相机评价,主要从语句是否通顺、表达是否清楚等方面评价指导,并帮助修改。)
2. 选取范文修改:故事没有写清楚。
于是到了李晓明生日那天,大家一起吃蛋糕,唱生日歌,他还许了心愿,这真是一个快乐的生日啊!
用示意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把过程写清楚。
如:词语加箭头的方式。
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文章认真地小声读一遍,把有明显错误的地方改一改。(提示:可以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的内容加上,删除不必要的语句。)
2. 全班交流,推荐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并说说推荐理由。
3. 把大家都喜欢的故事发布在教室的展板、班级博客、班级公众号上。
【设计意图】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教师当堂修改学生的作文,既能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又能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体验。因此受益的不仅仅是小作者本人,还有全班学生。引导学生自主修改习作,并在四人小组内交流,目的就是引领学生在“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终身受用的自改能力。交流后互相说一说更喜欢谁写的故事,也是在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学的习作,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