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本单元围绕“美好品质”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司马光》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我们将认识勇敢机智的司马光。后面三篇课文,我们还会认识关爱呵护儿童的列宁、天真诚实的小男孩、工作认真负责、勇于为革命献身的白求恩、不畏艰苦、关心他人的赵一曼。此刻,你一定特别想读他们的故事。别急,要想真正读好本单元的故事,我们需要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说起默读,你是不是回想起二年级时,我们学习了默读时不出声、不指读。本单元学习的这几篇课文,我们又着重练习默读时尝试着眼神和思绪不离开书本,边读边思考。本单元我们将用三篇课文专门来练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灰雀》要求我们默读课文时,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对话时,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默读时,你可以在人物对话处慢下来,停一停,问一问列宁和小男孩说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说,就能揣摩出人物的内心想法。
《手术台就是阵地》课题是什么意思?
要理解它并不难。你把在《灰雀》一课中学到的方法用起来,可以在描写战斗激烈的地方问问自己,白求恩在做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再联系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就能理解课题的意思。
第27 课,一个普通的粗瓷大碗背后有什么感人的故事?
带着这个问题,在综合运用前面方法的基础上,你还可以查查资料,了解有关赵一曼的事迹。这次的口语交际告诉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不好解决的问题,可以向别人请教。记得要有礼貌,还可以及时追问哟。本单元的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让我们把玩的过程写下来,再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学习了这一单元,你会发现,我们正逐渐成为自己默读的小主人。在默读时,我们可以读得快,也可以读得慢。重要的地方可以停下来问一问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再读一读。交流平台也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梳理,同学们运用带着问题默读的方法读这几个故事,你会读懂故事内容,还能体会到人物美好的品质。后面我们还会学习更多的默读方法,用上这些方法去读那些有趣的童话寓言、民间故事、神话小说、中外名著,你不仅能觉察到自己越来越会读书了,还能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更多读书的快乐,汲取到更多成长的力量。还等什么呢?来,让我们一起打开书,开启默读之旅。
预习检查
课前我们聊到了读书。我们其实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阅读了很多名人故事。一起来看看我们都读过哪些?这些名人不但有伟大的成就,他们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还给我们带来了感动和力量。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前苏联伟大的革命家,他叫?
生:列宁。
师:我们要去读一读列宁和一个小男孩之间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灰雀》。
师:课前我们进行了预习,一共有三项任务。
图片
来看第一项,这些生字都会读了吗?来,我们开火车读。
师:非常棒,它们的字音都读准了。我们来看这些生字里,这几个是后鼻音的字,一定要把它读准,一起来读一遍。我们把所有的生词齐读一遍。
预习的第二项任务,理解词语。
课前老师做了统计,有两个词很多同学都圈画出来了,他们是胸脯、婉转,现在理解了吗?说说吧,胸脯是什么意思?你说。
生:胸脯就是胸口的意思。
师:拍拍我们的小胸脯。来看灰雀的胸脯,书上是这样写的,读这个句子: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吗?你说。
生:它们都带有月字旁。
师:那在你们的语言宝库里,还有哪些带有月字旁的字呢?
生:脸、胖、肚、腿。
师:看来大家的语言宝库里有很多带有月字旁的字,我们还知道这些月字旁的字跟我们的身体。
生:部位有关。
师:对了,好,我们来看第二个词,婉转又是什么意思?你说。
生:婉转的意思,我看到了婉字有一个女字旁,说明她是很美妙的声音,转字就是可能是盘旋的意思,所以婉转的意思就是很美妙的声音在不停地在空中盘旋的那种意思。
师:他是根据字面上来理解的。那我们其实还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你说。
生:婉转后面有一个歌唱,婉,也是女字旁。
师:那你觉得婉转的歌唱是怎样的歌唱呢?
生:美妙的歌唱,动人的歌唱。
师:好,谢谢你,他是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个词,一起来听听灰雀婉转的歌唱,喜欢吗?灰雀的歌声还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
生:动听。美妙。悠扬。
师:哇,这些都是形容声音好听的词语。学到这儿,你会把刚才哪些字词放进你的语言宝库里呢?
生:胸脯和婉转。
师:如果我们能够经常这样把同类的词放进我们的语言宝库里,那我们的积累就会更加的丰富。
图片
灰雀不仅颜色好看,声音也好听。来读这段话,读出对他的喜爱。
生: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之间来回跳动,婉转的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师:我听出你们对灰雀的喜爱。预习单上还有第三个任务,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来看下面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法,你赞同吗?
图片
先看第一条,赞同的请举手。再看第二条,赞同的请举手。那第三条呢?前面三条大家都赞同,看来对课文内容掌握得不错。再看第四条,赞同的请举手。这一条怎么没人举手?你为什么不赞同?
生:因为上面也没说是可能是被人抓走的还是怎么着。
生:因为课文上说了,列宁在周围的草丛里都找遍了,但是也没有找到,说明不是被人藏起来了。
生:我也觉得,列宁他在草丛里都找遍了,都没有找到灰雀,说明肯定不是被别人藏起来了,生:列宁怎么确定灰雀一定是被人藏起来了?
生:有可能那只灰雀是自己飞到其他地方去了。
师:我听出来了,孩子们在有一个问题上都还没有弄明白,是什么呀?也就是灰雀它有可能被藏起来,但不是一定的。灰雀究竟去哪啦?是不是大家都还没有肯定的答案?对,那我帮你们把这个问题写下来。
学习任务一:
图片
师:灰雀究竟去哪?赶紧读课文找线索。自由朗读课文找线索。
师:找到线索了吗?
生:是男孩把他抓起来了。
师:你在哪里找到的线索?
生:在第三自然段。
师:继续说。
生:这时列宁看见一个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师:好,你关注到了第三自然段,找到了线索,继续汇报。你说。
生:我关注第四自然段,因为男孩吞吞吐吐。
师:嗯,还有吗?
生:我关注了第六自然段,因为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他却不敢讲。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关注到这一段?哦,看来大家在找线索的时候都关注了这些部分。
生:我还关注了第十自然段,男孩说一定会飞回来的。男孩肯定地说。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关注到这一部分?诶,我发现同学们在找线索的时候都重点关注这一部分。这部分在写什么呀?
生:这一部分在写列宁和男孩的语言对话。
师:那他们一共有几次对话?看来要想弄明白灰雀究竟去哪儿啦,需要我们安静下来,走进他们的四次对话里,看看他们心里到底在想什么。现在我们要用带着问题默读的方式去学习这四次对话。诶,说起默读,其实我们并不陌生,二年级的时候就学会了默读课文时要不出声、不指读,进入三年级以后,我们尝试着在默读的时候,眼睛不离开书本,边读边思考。这个单元的学习是专门来学习带着问题默读。
学习任务二
请看学习任务二,谁来读一读?
图片
师:你明白学习任务要我们干什么了吗? 我来问一下怎么读?
生:默读。
师:默读哪里?
生:要默读 3- 10 自然段。
师:那在读的过程中要想什么?
生:想列宁和小男孩对话时,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
师:接下来我们就要默读他们的对话了。默读的时候,我们是自己的小主人,我们一定要慢下来,边读边思考。在读到重要的地方,我们还要问问自己,他说了什么?他为什么这么说?做好准备了吗?
生:做好了。
师:带上笔开始默读。
师:刚才大家在默读的时候,老师发现很多同学眼睛都没有离开书本,那你们在默读的时候,有没有自己问问自己,他说了什么?为什么这么说?那我们开始交流,谁先来说你读出了谁的想法?
生:第 10自然段。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因为他说一定会飞回来,应该他下定决心,要把那只灰雀送回来,他把那只灰雀抓回了自己的家里。
师:你们看这个孩子,他停留在这句话,读清楚男孩在说什么,还想了他为什么这么说,就读懂了男孩此时内心已经下定决心了,所以才肯定地说。其他同学继续交流,你说。
生: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从这句话我读出了,列宁已经知道了男孩把这只灰雀藏了起来,所以就自言自语说,这只灰雀很宝贵。
师:他为什么要自言自语地说?
生:因为他想让男孩自己认识到他的错误。
师:哇,你们怎么那么会默读?在默读的时候问了自己以后能够把列宁说的话读出来,还能把他当时的想法,想要让男孩自己承认错误,所以他才自言自语。其他同学继续交流,你来。
生: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寒冷,他怕冷。我从这里读出了他把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写得很可怜。
师:你读出了列宁在同情那只灰雀,关心它。你来。
生:我觉得我读懂了第四自然段男孩说的话。他就吞吞吐吐地说我没看见他,就可能是他把灰雀藏起来了,他怕被列宁发现。
师:她也非常会默读。他还停留在男孩这句话上,关注了省略号,读出了男孩吞吞吐吐,心里非常的害怕。那其他同学有没有在男孩其他说的话上面读出了他的想法?
生:我读懂了第3自然段。
师:你读出男孩的想法了吗?
生:我读懂了第八自然段,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他还活着。这说明一定是男孩把灰雀抓走了,不然他肯定不会知道灰雀还活着。
师:你看他也是这样,读出了男孩的想法。刚才是哪个同学汇报的第10自然段?举个手,现在这个男孩汇报的是这个自然段。你们有没有发现男孩说了两次,那他的想法是一样的吗?再仔细读一读,你停下来想一想。
生:我觉得这两句话的意思不一样,因为男孩看看列宁说,这是他第一次说一定会飞回来的,我猜他肯定内心还没有真正的确定,只是大概想这样把它放回来,然后最后一次列宁,问了过后会飞回来吗?然后就是为了让男孩更肯定,然后男孩就肯定的觉得更肯定了,就是说一定会飞回来。
师:你看他的思考就更深入了。来,带着你的体会把这两次读一读。
生:男孩看看列宁,一定会飞回来的,第二次一定会飞回来的。
师:有没有谁想挑战一下?把这两次再读一下。
生:一定会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
师:夏老师听出来他在读第二次的时候,语气更加的肯定了。来,我们女孩子读第一次,男孩子读第二次,带着自己的体会,女生“一定会飞回来的”男生“一定会飞回来。”你们看,刚才你们在默读对话的时候就是这样,停下来问问自己这里说了什么,为什么会这么说,就更好地走进了文本,读懂了男孩和列宁的内心活动。
图片
接下来借助学习单,把男孩和列宁的想法加进四次对话里,完整地说一遍,说给同桌听,开始交流。
师:交流完了吗?好,我想请一个同学来向大家分享一下。好,你来。
生: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心理想:如果我问这个孩子,他知道灰雀去哪了,这样我就可以问问他了。于是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男孩听了心里想,我觉得那只灰雀很漂亮,就把它抓走了,万一列宁知道了就会揍我的,所以他就很害怕,他就说,没,我没看见。然后列宁心里想,这个男孩说话这么结巴,应该是他把那只灰雀给抓走了,所以他就说道:“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他怕冷。”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师:为什么列宁怀疑是男孩,他要说担心灰雀的话?
生:因为那个男孩说话特别的结巴,然后也不想就是一副那种不想承认事实的样子。
师:当面揭穿他是吧?好,他很棒,把前面两次对话加入心里的想法,说得很完整,表达得很清楚。我再请一个同学,把后面两次对话也这样分享给大家。
生:列宁心里想,我先不能揭穿他,我得让他自己认识到错误,这样他以后才不会这样干了。于是他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男孩看看列宁,听了,心里想,我还是把这只灰雀放回去,它应该属于大自然,不应该被我关在笼子里。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他还活着。”列宁心里想,看来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问“会飞回来?”“一定会飞回来。”男孩听了心里想,我明天就要把它放回这里,肯定地说。
师:孩子,你们瞧,他们就是这样,停下来想一想,就把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想法给读懂了。
学习任务三
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请看学习任务3,你来读。
图片
生:再次默读 3- 10自然段。再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和同桌说一说。
师:你知道要干什么吗?
生:我知道,要自己默读 3- 10自然段,然后还要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心里各自在想什么?还要和自己的同桌交流一下。
师:我们刚才不是已经想了默读对话的时候,想了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吗?这一次我们要把,四次对话联系起来,想一想他们在想什么?在默读的时候还要问问自己,列宁为什么这么说,男孩为什么这么说?开始默读,哪个孩子能够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师:你用自己的话简短地说一说列宁这四次对话里在说什么?
生:列宁问男孩,你看见一只胸脯是深红色的灰雀吗?那男孩说他没看见,列宁就肯定的说,应该是他把那只灰雀给藏起来了。
师:你把整个联系起来,你有没有去想一想,列宁为什么这么说?
生:因为他看见男孩结结巴巴,他想让男孩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师:就是想让男孩放回灰雀是吧?好,请坐。男孩呢?
生:男孩先自己就假装没看见,想骗过他,最后听了列宁的话,他就想把它放出去,放到原来的地方,又听了他的话,他决定就必须把它放回这个地方。
师:我听出来他在联系了四次对话以后,他发现男孩从不承认,到最后要放回灰雀是受了列宁的影响,听了列宁的话。列宁的话语里全是表达了对灰雀的关爱,他用这样的方法让男孩认识到错误,放回了灰雀来。带着我们的体会,捧起课本,同桌之间练习分角色朗读。
师:课文学到这,灰雀究竟到哪去了?找到答案了吗?
生:他被男孩放进他家的鸟笼子里面去了。
师:去哪?
生:被那个小男孩抓进了他家的笼子里去了。
师:原来到小男孩家里了,其他同学确定吗?我们不仅找到了答案,还读懂了列宁和男孩的内心。我们知道了,原来列宁早就知道男孩捉走了灰雀,可是他并没有直接说,而是让他自己承认,这样的爱藏在了他的话语里。
总结课堂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带着问题默读,学会了停一停,问问自己这里说了什么,为什么这么说?就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带着问题默读。当我们学完全文之后,我们会读懂他们话语里藏着的更多的秘密,还能感受到更多的爱。你看列宁灰雀小男孩这个故事,在中外名人故事集里给很多人带去了温暖和力量。我们今后还会读到更多的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