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浣溪沙》教学设计-j9九游会登录入口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词,并能正确背诵。

2.把握诗词大意,学习鉴赏宋词的技巧。

2.感受宋词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两座并肩而立的高峰,一座交汇着现实和浪漫,一座辉映着婉约与豪放。第13课我们学习了五首唐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宋词,一起来感受飞扬着轻灵,蹁跹着缠绵,氤氲着温柔的宋词之美。

、知人论世,走近词人

1.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人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代表作有《醉翁亭记》等。

2.背景介绍

课件出示:

公元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欧阳修移知颍州,任颍州知州,喜欢那里的民风、景物,便买田于颍,以便日后退居。晚年辞官后,欧阳修得以如愿归居颍州。他或结伴同游,或乘兴独往,经常徜徉于画船洲渚,充分领略了颍州的山水风光,把颍州西湖风物之美和对西湖的喜爱之情诉诸笔端,写成了《采桑子》十首,歌咏颍州西湖美景,抒发恬淡安适的情怀。这首词是十首词中的第一首。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熟悉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学习前先给出作者的有关情况和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通读,感知词作内容

1.读准字音、节奏,读出心情

(1)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体会节奏。

(2)找学生朗读,师生点评。

(3)教师范读《采桑子》,同桌互读,感知词的韵律特点,小组评读。

教师针对学生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指导阅读。预设 诵读时应怀着美好的心境、惬意的情怀阅读,读出恬淡、闲适、愉悦之情。读“西湖好”“处处随”“琉璃滑”“掠岸飞”等时,末字要稍拖长音。

2.读懂诗词大意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首词的大意并质疑。

(2)小组交流并释疑。

3.读出情感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表达了词人对颍州西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轻舟短棹西湖好”,“西湖好”是词眼,直抒胸臆,抒发了词人对西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4.读出意境画面

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词人于小舟之上游西湖赏美景,边体味边想象词句呈现的画面,想象词人当时的心境。

  【设计意图】反复诵读,让学生在美读中与文本对话,感知词作的韵律和节奏,引发共鸣,为下文理解词人情志做铺垫。

四、品读,读出西湖之美

设问1:请同学们找出并概括词人描绘的有关西湖的几幅图画。

预设 共描绘了四幅图画:①春水碧绿,流转绵延图;②长堤芳草,笙歌隐现图;③水面无风,光滑如镜图;④船动不觉,沙鸟惊飞图。

设问2:词人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西湖的?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预设 词人从视觉、听觉(绿水逶迤——视觉;隐隐笙歌——听觉;微动涟漪——视觉)的角度对西湖进行了描写,营造出了西湖一片安谧、恬静的氛围。

设问3:“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词人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分析。

预设 动静结合:如风平浪静,湖面如镜,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

 

五、延读

采桑子

__欧阳修

春深雨过西湖好,百卉争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    兰桡画舸悠悠去,疑是神仙。返照波间。水阔风高扬管弦。

你从这首《采桑子》中读出了什么?

六、课堂小结

这首词写的是春色中的西湖,词中风景与心情,动感与静态,视觉与听觉,两两对应而结合,形成了一道流动的风景。全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词人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以“轻舟”作为观察风景的基点,舟动景换,但心情的愉悦是一以贯之的。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

【设计意图】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通过品读进而理解词作蕴含的情感和表情达意的手法。采用设问形式,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品味词作。

七、作业布置

必做:

1、流利背诵并能正确默写《采桑子》。

2、根据《采桑子》这首词的内容配一幅画。

选做:

1、课外阅读另外的几首《采桑子》。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