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就巴特勒上尉的信-j9九游会登录入口
雨果(1802~1885),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
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之久。作品包括诗歌、小说、剧本、哲理论著,给法国文坛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以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为背景的文章。
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所谓的胜利捧场,但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反而代表了人类的良知,在这封信中强烈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
雨果的难能可贵之处,不仅在于他的立场不是狭隘民族主义,而是群众的角度,世界的角度,人类的角度,他公开斥责政府如强盗一般,颠倒黑白,不以此为耻,反以此为荣;还在于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
他指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种见解,是非常透彻的。因此,他盛赞中华民族,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愤怒的谴责了侵略者的罪行。
赃物(zāngwù):贪污、受贿、盗窃等非法获取的财物 。
丰功伟绩(fēng gōng wěi jì):伟大的功绩。
眼花缭乱(yǎn huā liáo luàn):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荡然无存( dàng rán wú cún):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不可名状 (bù kě míng zhuàng ):名:用语言说出。状:描绘,形容。不能说出来的。比喻不能够用语言来形容,描绘的。
瞥见(piē jiàn):一眼看见。
谴责(qiǎn zé):严肃申斥。
第二段:(2-9)作者以热情赞美圆明园的辉煌灿烂,强烈谴责英法联军的侵略罪行。
第三段:(10)呼应开头,表达对英法联军侵略行径的愤恨之情。
作者在信的开头并不是开门见山地说明自 己的态度,而是先提出对方错误的观点,具有极浓 的讽刺意味。这样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继续往下看,更能宣泄作者愤怒的感情。
赞美圆明园的美好秀丽,突出圆明园的世界地位和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以“美”衬“丑”,突出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
3.作者把圆明园与希腊巴特农神庙、埃及金字塔、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相提并论有何作用?
把圆明园与巴特农神庙、金字塔、斗兽场、圣母院相提并论,突出圆明园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也反映了作者对圆明园这一世界奇迹的无比热爱和对人类文明的热爱。
4.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独句段作用分析法解答。这句话独立成段,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
在内容上和前一段形成强烈的对比,达到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在结构上起到过渡作用。
这样一座神奇秀丽的园林建筑为什么消失了呢?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从而过渡到对奇迹消失的原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叙述上来。
5.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这两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这两句话运用反语讥讽英法两个强盗抢劫了大量财富,干出了历史上罕见的破坏人类文明的罪恶行径,蕴含着无比愤慨的情感。
雨果之所以难能可贵,在于他的立场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人类的立场。
他能将政府与人民相区别,“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罪行,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议政府犯下的罪行。
他指出,这个强盗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厚颜无耻。他公开指斥强盗政府,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雨果之所以难能可贵,还在于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他指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这种见解,是非常透彻的。圆明园虽然当时是皇家禁园,但归根到底,是属于全人类的。
正因为珍视人类文明成果,所以对文明创造者非常尊重。
他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盛赞这一世界奇迹的创造者,盛赞中华民族是一个“超人的民族”。
这封信不仅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也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敬重。
这封书信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饱含深厚人道主义的精神,热情赞美了圆明园的美丽和艺术价值,强烈谴责了侵略者焚毁文明的罪行,表现出作者不畏强权,仗义执言的伟大气魄。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 492889801
- 客服微信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