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上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三年级的第一篇课文,课文的题目是——
生:大青树下的小学。
师:从课题中都读出什么来着了?你来。
生:在很大一棵青树下面的小学。
师:这是一个很大的一棵的青树下的小学,你呢?
生:在大青树下有一所小学。
师:诶,也就是说我们读出了这一所小学,和其他小学不一样,它有非常特别的地方,它特别在哪里?因为它有一棵大树。对,这里有一个特别的景物。想见识一下大青树吗?想,让我们拭目以待。
播放视频
自然界中有一种树,他们只要一棵树就能形成一片树林,这种树就是被称为独木成林的榕树。榕树是自然界中树冠最大的树,榕树独木可成立,榕树树身可高达 20- 30 米,枝条上会向下生长出气根,气根一直伸展到地面钻进,形成新的树干,称为支柱根。榕树的枝差可向四面,其支柱根和枝干交织在一起,形成稠密的丛林,因此被称为独木成林。
师:屏幕消失了,脑海中出现了,同学们,你再读读这一篇课文的课题,你又读出什么信息了?
生:读出大青树,因为它是一棵很大很大的大青树。
生:我读出了那个大字,说明那个大青书很大,能把整个小学都笼罩。
师:把整个小学都笼罩了。想一想,如果大风来了,这棵树——
生:能遮风。
师:哦,如果大雨来了,它能够——
生:能挡雨。
师:那这就叫遮风挡雨。诶,这个词用得好,你看,原来是一棵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树诶。你读成什么来着?
生:我读出这个大青树很碧绿碧绿,因为有青这个字。
师:嗯,好绿,好阴凉。
生:我读出这个大青树下的小学一定很幸福,因为它这个大青树很大,而且我们说过了,它遮风挡雨,说明小学生们都淋不到雨。
师:哎呦,此刻的大青树哪是一棵树啊,它就变成了什么?
生:雨伞和树林。
师:就是我们小学生的一个守护神。同学们刚才的一番话给姜老师带来的信息就是,我们不仅读懂了这是一棵树,一棵大青树,而且读懂了它之间的情感。来,我们重新读课题——
生:大青树下的小学
师:一下子就有了那种亲切感,那种感恩感觉。孩子们,会读书的孩子就是这样子,他总能够从简短的语言中读出非常丰富的信息。其实所有的学校都有他的特别之处,我们来看这样一所学校,请大家看,熟悉吧?孩子们能不能学着这样的课题,说说我们紫琅一小,谁来?课件出示图片:
图片
生:美丽的小学。
师:可以的,好像不够有特点。
生:小河边的小学。
师:这个有了特点了。
生:雄伟的小学。
师:一般的小学不会雄伟的,我们小学好雄伟哟。
生:特别的小学。
师:特别的的小学别人更加听不懂了。哪儿特别?
生:琅山边的小学。
师:一般不叫琅山边,一般在山脚下,来,再说。
生:山脚下的小学。
师:紫琅山就是我们的琅山,紫琅一小就是紫琅山脚下的小学。
生:雄鹰展翅的小学。
师:这个有特色。
生:官场的小学。
师:对呀,注意,大家还知道这个地方叫什么吗?
生:清水湾
师:来一个
生:清水湾边的小学。
师:多好啊,这个一定是人家学校没有的,孩子们,我们刚才说了很多很多其他学校不具备的特点,这就是让人家一听就想来看看,这就是我们说话的本事。我很喜二5 班同学,我感觉大家特别善于学习,这样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这去发现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接下来是大声朗读,别忘了拿好笔,发现一处特别之处就把它怎么样圈起来,开始吧。
图片
师:好,我看到同学们收获了很多很多这所学校特别的地方,把自己的发现能够跟组内的同学分享一下,那才叫享受,开始。
师:在刚才的分享过程中,同学们给你带来了新的发现的人举手,这就是小组内交流学习的收获,大家记好,以后要经常这样分享,知道吗?接下来我们全班来分享。
生:我发现它是大青树下的小学。
师:它是大青树下的小学,这是一个特别之处。还有,继续发现。
生:我发现它是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因为平时我们上学时都没有这些花什么的。
师:对,因为我们很多时候坐着汽车过来的,没看到路边的小花来。
生:我发现这个所学校里有很多民族的小学生。
师:都有哪些?
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坡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师:她发现了好多民族,少数民族给大家留下的是怎样的印象?
生:我之前看少数民族的人,他们穿的衣服都花花绿绿的。
师:吼,衣服非常的靓丽。同学们,我们进一步来发现它好不好?
播放视频
这里居住着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丽素族等 5 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柔情谄美的傣族水文化,刚毅激昂的景颇族音乐文化、德昂族茶文化、阿昌族的口头文学等各具特色,各种文化在这里交融共生,和谐共融,如同一个天然的文化大观园。在这里会走路的就会跳舞,会说话的就会唱歌,是著名的歌舞之下。
师:同学们看了视频,印象加深了,少数民族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
生:我留下的印象是他们都很会跳舞,少数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的舞蹈。
生:他们的衣服都绚丽多彩。
师:一个说是跳舞,一个是说衣服。
生:他们每个民族的习俗和游戏都不同。
师:风俗习惯,对吧?他的习俗不一样。
生:他们都戴着不同的帽子。
师:你看他们能歌善舞,载歌载舞。
生:他们各个民族的过的节日不同,就像傣族的,他们的过的节日是泼水节。
师:每一个民族的一些节日不一样。孩子们,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各个民族的自己的风俗,我们相互尊重。你看他们的穿着给大家的印象很深,课文中有一处描写他穿着的,谁来读一读?
生: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师:哦,这样一个词叫“打扮”,老奇怪了,一般服装是打扮人的,这是怎么打扮学校了?
生:因为这个绚丽多彩的衣服在学校教室门口的外面,学校的墙就像变成了彩色的,所以说是打扮了学校。
师:你看我们每个人穿的衣服就打扮了学校,那也就是说我们紫琅一小是谁打扮的?
生:是同学们。
师:同学们打扮的。同学们充满生机,紫琅一小就充满生机,同学们灰头土面的,那紫琅一小就灰头土面。同学们生机盎然的,那这个学校就机盎然。同学们开开心心,这所学校就开开心。小朋友们怎样,学校就怎样,这就叫打扮啊。我们继续看,还有哪些发现特别的?
生:窗外十分安静。
师:教室内很热闹,窗外却十分安静。好,还有吗?
生:还有这个古老的铜钟,在那个大青树上当当当地敲。
师:这是什么铃?
生:是上课铃。
师:咱们学校上课铃是怎样的?
生:我们学校上课铃是用音响搞的。
师:那叫音乐铃声,我们学校是音乐铃声。这个学校好玩,这个学校是什么?——铜声。还发出什么响声,一起读
生:当当当,当当当。
师:同学们熟悉铜钟吗?在哪见过?你说。
生交流
师:同学们,课文插图上发现铜了吗?在插图的哪个方位?右上角。请同学们眼睛盯过来,好好看看。你有没有发现什么?你说。
生:我发现上面有一个绳子,我觉得应该是老师拽着绳子把它一拉,一拉就——
师:敲响钟了。有没有同学有疑问?
生:我有个问题,那个铜钟像一个音乐里面的一个乐器。
师:这个也就是说这个好像不是叫钟,这叫什么?(铃铛)对了,同学们发现这个问题了,我们课文中写的叫铜钟,铜钟是怎么用来打响的?敲的,它因为中间没有铃铛,而这个铜铃是怎样?拉的或者摇的,是吧?所以我们有必要建议插图的老师把它改一改,改成敲。现在我们暂且不管这个事了,我们来听一听声音,看同学们能没有没有感觉?播放声音。
生:一共有三种敲铜钟的声音。
师:这个问题很好,凭着耳朵有感觉了。第一种声音铜玲的声音很清脆,后面就比较厚重。同学们,我们接下来用我们的朗读来敲响大青树上的铜钟,大家注意,上课了——
生齐读:当当当当当当。
指名读:当当当当当当。
师:下课了,怎么敲?
生:当当当当当当。
师:有了改变,你怎么这么敲的?
生:上课了,要赶紧叫同学们上课,所以速度会看快一点,下课了就可以慢一点。
师:有意思。下课了,下课铃响了——
生:叮铃铃,叮铃铃,叮铃铃。
师:那是铜玲的声音,为什么是这样的调法?
生:因为下课了,同学们都很开心。
师:哈哈哈,盼着下课呢,我估计此刻你们也是啊。同学们,你看这个所学校很特别,它有着特别的景物,它还有着特特别的铃声。好,同学们,继续发现还有没有一些特别的地方?
生:我们从我从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还有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知道,因为它在边疆,所以它要在大青树上。
师:好,我知道了,它是从大青树上读出的边疆两个概念,还有古老的,粗壮的,还有凤尾竹,洁白的墙上等等。好,还有没有发现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那个同学。
生:还有他们学校有很多小动物跑过来。
师:有哪些小动物会过来?
生:有蝴蝶、鸟、松鼠、猴子。
师:我们都把它归纳在景物里面,真的很特别。还有特别的地方吗?
生:还有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这说明很多民族都有很多风俗和游戏。
师:下课的活动也非常的特别。同学们,做游戏大家很熟悉耶。孔雀舞,咱班有小舞蹈家吗?谁来试试?我给你音乐好不好?大家掌声鼓励。(生跳舞。)孔雀舞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生:就像孔雀在跳舞。
生:孔雀开屏地跳巧。
生:孔雀正在美丽地舞蹈。
生:孔雀正在优美地跳舞。
师:身体语言很重要,舞蹈就是一种身体语言,身体的语文。摔跤来一来,一个人不好摔跤,你们两个来到前面。
生表演摔跤。
师:嗯,这叫摔跤,是不是有加油声?加油。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摔跤是不是搞打?谁能说?你说。
生:摔跤就是两个人手铐手,不能用脚的。
生:我觉得他们这不叫摔跤,只有打架,他们好像在打人,我在一个书里看到摔跤是抱着对方然后把它放倒。
师:也就是摔跤是有一定的规则的。摔跤是古老的体育运动项目,其实它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有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这样的习俗。同学们,你看,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特别的地方,赶紧用笔补充起来。好的,读一读你圈出的特别的词,大声读。
师:好,同学们,放下课文纸。以后我们在读每一篇课文的时候,你都要像今天这样子的,发现有好多很特别的描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新同学来到咱班一样,以后我们要记着把它圈出来,圈出来还要读一读。请大家用耳朵听。姜老师来朗读,学语文方法很多,其中用耳朵学语文也是一种方法,注意听。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听出什么啦,特别在哪里?
生:特别在这个小学的小朋友们很多很多。
师:听了好多好多的孩子来了。嘿,这就是会听的孩子。
生:听了这个小学的热闹。
师:还听出什么了?听出了从各个地方来,听出了人很多,听出了热闹
生:我还听出了小路上,说明这个路很狭窄,很小。
师:你耳朵好有学语文的一种天赋。有没有听出有一个字老是在那跳出来
生:我听出来了这里面都是“从”。
师:有个字是个“从”字,它老是跳出来。同学们,我们用眼睛来看,来打量打量这句话,你有没有发现什么?
生:我发现了,这个都是排比句。
师:哦呦,他发现排比句,这个我要帮你写下来。你看,它们三个“从”字后面什么东西跟它连着?(生不知)哈哈哈,老师跟你来问答,从哪里?——从山坡上;从哪里?——从坪坝里?还从哪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看都是写的从哪里,三个句子的样子长得差不多,这就叫——排比句。同学们以后会看到好多这样的句子,真好,我来奖励这位同学读出排比的感觉。
生: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师:我们听出了从好多地方来,但是没有听出那种不同的地方的感觉。你来读。
生: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师:你们注意他在读的时候有变化,同学们练一练怎么读?自己练,自己读。
师:谁来读一读就让人听得出这是排比来。
生: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师:像这位小朋友一样,一读就知道从不同的地方来了。好,同学们,刚才有同学说,啊,我听出了这些小朋友是从四面八方来的,你读读这第二句,然后跟小组内同学讨论讨论觉得怎么样?如果用第2句来写……商量商量。想听同学们的感觉,来,你说。课件出示两句话:
图片
生:四面八方来的话,秩序很乱很乱就等于没有秩序,那就等于秩序。
生:我觉得这个第一,它的排比句没了,第二,我觉得这个课文就没那么好听了,太空了。
师:这个字注意说太空了,感觉语文的感觉就是好。还有没有高见?
生:如果是从第二方面来写的话,就不具体,不知道上面有什么景物。
师:倒也是的,把景物搞没了,还有意思吗?孩子,我奖励你读好不好?读好课文中的句子,读。
生: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师:真好,同学们,其实还有一所学校的上学情景也是蛮好玩的,我们来看看好不好?孩子们,这是我们很熟悉的每天上学的情景,谁来说?课件出示:
图片
生:早晨,从河边,从桥上,从马路旁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师:我觉得他不容易的,他是第一个说的,并且说的每个地点还不一样,很有感觉。谁再来说女孩,你来?
生:早晨,从小河边,从人行道上,从涂着斑马线的马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师:哎呦,你看她句子还有变化,说得很好耶。其实同学们,我们这样子说就能写到课本上的,我们一点都不比作者逊色。 二5班同学水平太高了。我还想读,你们想听吗用耳朵学语文。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的和德昂族的。同学们,听出什么了?女生。
生:我听到了这所小学里有很多小学生。
生:从这句话里我知道了这所学校有很多民族的人。
师:听出了好多民族。有没有听出这样的排比?它出现了最多的一个频率的字。我们来看一看,有几个有 ?3个“有”,还有一个“还有” , 3 1 这样的方式是排比。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子变化一下?同学们读第二句,自己读。有什么感觉?
图片
生:我觉得总是气收不过来。
师:这样子加顿号顿得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下来,好可爱的孩子,告诉大家,这就是语文的感觉,同学们,来一起读课文中的句子,读——
生: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和德昂族的。
师:好,继续听,用耳朵。好嘞,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听出什么啦?这位女生。
生:我听出了都成了好朋友。嗯,说明他们来到学校很友好。
师:对呀,他听出了都成了好朋友耶。同学们,这所学校很漂亮。如果他们不是好朋友,虽然也穿着绚丽的服装。
生:虽然他们只是身上的衣服漂亮,但他们的心不漂亮。
师:内心不美好,是吧?
生:因为之前您说学校是我们小朋友打扮的,我们小朋友不开心,学校也就不开心。我们小朋友开心,学校就开心。
师:光穿着绚丽的衣服是没用的,孩子们终于明白打扮的真正的意思了,谁来读好这句话?
生: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师:哎,这样读就读得好了。还想听吗?做好准备。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听出什么啦?
生:我听出来了这里面又用了排比句。
师:哎呦,这个双耳朵不得了,又用了排比句,哪个字
生:它都是“向”。
师:三个“向”。还有吗?来,这位男生,你说。
生:我觉得这个小学里的小学生,他们很有礼貌,因为他们像在校园里唱歌的小鸟打招呼,还向敬爱的老师问好,还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师:她说听出了排比,他说听出来有礼貌。还有吗?
生:我听出了小朋友对这个学校非常的喜爱,因为他向小鸟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他向老师问好,如果他不喜爱的话,怎么会向他们问好呢?
师:听出了喜爱。好的,同学们,我们来看刚才几个同学的感觉都是正确的,排比,有礼貌,对学校的喜爱,我们就要这样子用耳朵学语文。孩子,我看看这第二句,也是很有礼貌的,自己读一读,一比较就有感觉了,你说。
图片
生:在哪都可以向小鸟打招呼,向老师问好,向国旗敬礼,我们得要明确一下,他是在校园里。
师:强调的就是刚才这位同学说的是对校园的喜欢。还有吗
生:下面这一句,我觉得如果它是直接向国旗敬礼,国旗它到底是升着的还是降着的?用高高飘扬的国旗就更好了。
师:一所学校的国旗肯定是高高飘扬的,这说明这个学校更加充满生机。好的同学们,读书就要这样子反复地比较,一比较就有收获,来,一起读课文的的这一句话,起——
生: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师:大家都是少先队员,都会敬礼了,真好。同学们,其实咱们同学们早晨上学的时候也是很有礼仪的,我让同座的两个人准备着说,开始。我想听听同学们的,谁来?课件出示:
图片
生:早晨,听完,从草坪上,从小桥上,从马路旁,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师:你说得比刚才还好了,接着说。
生:同学们向可爱的小青蛙打招呼,向老师敬礼,向妈妈说再见。
生:早晨,从小桥上,从马路旁,从我们美丽的校门口,走来了许多小学生。同学们,像叫敬爱的姜老师问好,向可爱的蝴蝶说早上好,向同学们打招呼。
师:很好,同学们,语言是慢慢练的,像刚才几个同学已经说得都很不错了。同学们,今天我们学的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我们读好了这里的特别之处,关键是同学们读书的声音特别好听,特别会读。我想请一个同学来读,完整的读,这个孩子读,大家可以向他提提建议,有没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传授给他。女孩,你来。
生:还要读准字音。不能读错,不能加字,也不能读错词。
生:音量提高,也不能低下去,要感觉整个人好像声音都在往上走。
师:哦,是这样的一种感觉
生:就是要把排比句读得突出一点。比如说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
师:明白了吗?很好,同学们提了好多宝贵意见。开始读吧。
图片
生: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师:很好,孩子们,你们学会了,回家把这段话读给爸爸妈妈听。当然,回到家里,也要把今天学到的本领说给爷爷奶奶听,说一说咱们学校上学的情景。这一节课就上到这儿了,下课。
图片
课后说课
老师们,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三年级的第一篇课文,也是我们小学生从第一段走向中段的迎接的第一篇课文,那么这一课的教学我用的是第一课时,下面我把第一课时的教学的一个反馈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首先我的第一课时的教学是聚焦于新鲜感的这样一种捕捉,或者叫关注,要做到有心去关注它,要感觉到新鲜感的有料的感觉,同时对新鲜感的表达做了三件事儿。
第一个就是培养学生发现有新鲜感的语文敏感力。在《2022 年语文课标》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中有这样一句话,在语言积累和运用过程中去发现、感受语言的表现的一个创造。大家注意,这样有一个要去发现感受,孩子能不能发现,能不能感受,恰恰是我们语文课堂中要培养孩子的这种语文的敏感力。所以在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地用这样的一种表述叫,你读出什么了?你看出什么来了吗?大家听出什么来了吗?其实我就是旨在让孩子实现那种一听就明白,一看就懂,但是这个恰恰是我们孩子们学习的一个难度。通常状态之下,我们面对的语言文字常常是视而不见,常常是听而不闻,所以去学会关注,有新鲜感的表达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读出什么来着,这是语文的领悟力。看出什么来着,这是语文的眼听出什么来着,这是语文的耳力。从课题开始,各位老师还有印象,我让孩子们读出什么来着?孩子们说读出了大青树,读出了这个小学的不同之处,也就是特别之处。紧接着我用视频让它加深对大青树的理解和了解,孩子们就知道,原来这棵大树就是独成林的,这个大树就是整个学校的遮风挡雨的守护神一样的存在,于是就由景物生出了情感。这是同学们读得更深了,看得更清楚了,更明白了,也更加有情感的体验了,有景物达到了情感的状态。其他的例举我就不再一枚举。
第二个方面,我做了一个丰富提升有新鲜感的语言经验这样一个活动,主体上是通过让孩子们诵读积累新鲜感词句,从而能达成丰富他的语会语言的这样的一种储备,这样的一种语言品质,这也是语文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的一个核心的学习任务。
我做了这样三个事儿,1.主动积累。在主动积累里面,我通过让孩子学习归类,比如说你发现哪些特别之处了?景物的、色彩的、声音的、活动类的,然后孩子们通过语言的比较,从而能够实现主动的积累,然后再实现很好地朗读,从而内化它的储备。2.学会关联,这个关联就是由文本到他们的生活,就是走进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们的生活,然后由他们的生活再走到我们自己学校的生活,让孩子进一步拉近,叫关联。3.主动运用,我用叠加练说的方式,从三个从开始,再由三个从走向了三个向这样的一个叠加练说,以及下课之前我要求孩子们回去说给爷爷奶奶们听,其实就是用三步叠加的方式,让孩子实现了从文本中学会用新鲜感的表达来表达我们自己的上学生活。
第三个方面就是让大家学会感受有新鲜感表达的语文趣味,因为新鲜感它主要能实现什么效果,我们用新鲜感的表达能实现自己的什么表达愿望,这些是孩子们要真正体验的。于是我做了三个动作,①特别的时空感觉。我让大家听少数民族的孩子们一起来上学了,大家都成了好朋友;我让大家听,他们的服装特别的鲜艳,于是这个学校就绚丽多彩,让他感受到这个学校的美丽动人。本质上是因为同学们的团结友爱,所以课堂上孩子们说得很好,如果我们不团结不友好的话,即便穿着再美丽的衣服,校园也不美丽,说的太质朴了,但是这样的一种情感体验我们就特别的有感受,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边疆小学的那种时空感觉。②心理的感受,我让孩子们敲出不同的铃声,上课铃,下课铃,全校集中,紧急集合,这样的铃声让他感觉到好有趣,于是他们对这样的学校也就更加的有一种心理认同,包括一种心理想法。③特别的情感体验,老师们每一课的教学都是有一个核心指向,本科的教学,就是聚焦有新鲜感的这样一种关注意识再进行教学,为了加强关注的意识,从而让他去体验他,也学着去用他,这是最好的关注的方法。
当然这一科的教学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也敬请各位批评指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