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是苏金伞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教学设计结合单元要素,把理解诗歌中三黑对土地的态度设为教学重点,通过品读相关语句体会三黑对土地的深情,感受三黑重得土地的喜悦,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引发学生学会由阅读展开深入思考,通过阅读展现自己的观点。在自由表达观点中,在仿写训练中,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发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苏金伞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资料介绍,导入新课
1.作者及背景资料介绍。
我们一直热爱着脚下的这片土地。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这首诗的作者是苏金伞。本文选自《苏金伞诗选》。苏金伞从小生长在农村,能深刻体会到农民对土地的挚爱。作为我国乡土诗派的代表人物,苏金伞晚年对乡土的回忆,几乎触处皆诗。
2.出示资料,进行题目解说。
“三黑”是主人公,“土地”是三黑赖以生存的支柱。诗歌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
3.出示阅读提示,了解学习要求。
指名读课题下面的阅读提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设计意图:资料的介绍拉近了学生与本首诗的距离,了解背景资料促进深入理解本首诗。本篇课文是略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自学提示,提高自学能力。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情感。
2.指名分小节读诗,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三黑和土地的哪些内容?试着给每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
3.全班汇报,概括主要内容。(翻地,耙地,播种,看荞麦开花,听蝈蝈叫,畅想美好生活……)
设计意图:梳理诗歌的主要内容,为深入感受三黑对土地的情感做好铺垫。
三、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1.快速浏览诗歌,想一想: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把能体现三黑情感的句子画下来,用心去品味一番。
2.品析重点句子,体会农民对土地的热爱。
引导学生将找到的关键语句与体会到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并通过朗读来体会农民对土地的热爱。
(1)“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恨不得把每一块土,都送到舌头上……”
作者是如何把这种热爱体现出来的?(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农民重获土地时的喜悦及对土地的热爱。)
(2)三黑是怎样对待土地的?找一找关键词语谈谈自己的体会。
①每一寸土都给翻起,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从“每一寸”“每一块”可以看出三黑精心整理土地的细节,每一个动作中都流露着对土地的热爱。)
②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体现三黑把土地耙得平整,衬托出三黑对土地的热爱。)
(3)指导朗读第1~5节。(指名读,男女生合作读,齐读。)
3.体会三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1)荞麦地里还有两个蝈蝈儿在叫唤,吱吱吱……叫得人心里痒抓抓的好喜欢。
联系上下文,试着想象一下:听着蝈蝈儿叫,三黑想到了什么?(想到了小时候的生活,想到了被地主欺侮的日子,想到了未来美好的生活。)
引导学生联系写作背景理解,教师适当点拨。
(2)默读第13~14节,说一说三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齐读第15节,体会三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5.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寻找相关的语句来体会三黑对土地的态度。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三黑对土地的挚爱,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向往。同时,围绕单元要素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土地的感受。
四、体会写法,拓展链接
1.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mv,学生欣赏感悟。
2.大屏幕上定格歌词,指名读,齐读,体会歌词的意境美和给人带来的愉悦感。
3.分节朗读、赛读、男女生对读。
4.学唱歌曲,体会音韵美给人们的鼓舞。
5.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三黑和土地》描写了三黑得到土地后,无比高兴的心情。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读通文章之后出示一些重点语句。我在教学中能够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在文本中充分品味挖掘语言的魅力内涵。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由理解句子表面的意思过渡到感悟作者蕴藏在句子中的情感,小组讨论阶段,学生在充分讨论的过程中对作者的情感就有了一定的感悟,再通过教师的点拨指导,认识上就更深一层次,对今后阅读苏金伞的作品帮助很大。
不足之处:
由于注重了写作方法的学习,对朗读的指导就比较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