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主要不是学习课文内容的,而是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的。统编版教材阅读教学体现“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知识体系“螺旋上升”。因此,语文知识教学和方法指导不能碎片化,要将课文中指向言语表达的内容归纳整合成实践板块与学生一起学习,达到减少知识点的数量,增加能力训练模块的容量,提高言语智能训练的质量。阅读教学应是理解与运用并重的言语训练实践过程,即通过课文语言来理解思想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表达形式,再运用指导掌握的表达方法进行语言实践训练。
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教材六上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一个人物单元,以“走近鲁迅”为主题,编排了《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四篇课文,前两篇精读课文是鲁迅的作品,后两篇略读课文是别人写鲁迅的作品。《少年闰土》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作为小说,环境、情节、人物是关键的三要素,本课以“回忆”—“初识”—“相处”—“离别”为主线,以“我”的心情为暗线,人物形象十分鲜明,环境描写虽只有寥寥几笔却对人物形象塑造起到了点睛之笔的烘托作用,主要的故事情节由人物语言描写(闰土的讲述)构成,“会讲故事的人物语言描写”是本课语言表达的一大特色。
教学设想
基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人文主题“走近鲁迅”,以及本单元习作要求“通过事情写人,并融入自己的情感”以及小说的特点和“回忆”特质。采用组块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重组为“语言品味”“内容概括”“表达运用”三个模块,即抓住“深蓝、金黄、碧绿”“毡帽、银项圈”等关键词品读第一自然段,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美好形象,学习“环境 动作”在动态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并进行仿写;结合鲁迅资料,《故乡》的写作背景资料和《故乡》(“中年闰土”节选)片段等提取关键信息,理解主要内容;速读人物语言,抓住关键词用起小标题的方式概括主要内容,了解人物特点。
教学目标
1.抓关键词句,理解相关内容。借助写作背景等资料,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受鲁迅先生对儿时伙伴的真挚友谊和怀念,对劳动人民的关心与同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初步感受人物特点,并尝试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主要内容,学习语言描写,初步感受人物形象,表达自己的独特体会。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记一记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少年闰土”(板书课题),走近鲁迅先生。请同学们根据课前预习收集到的资料,交流一下,说说你对鲁迅先生的了解。(学生交流)
2.资料整合: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诗《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大量杂文。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①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是这样评价他:“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②作家巴金这样写道:“他是中国的良心,他感动了有良心的中国人,他是英勇的战士,伟大的导师,知己朋友。他高举思想的火炬,为年轻人指引着光明的方向。”
③诗人臧克家赞美:“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④侄女周晔说:“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⑤进步青年们这样回忆:“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3.阅读小说,首先要了解写作背景。指名读:“课文是鲁迅短篇小说《故乡》的一段插叙,1921年鲁迅以1919年从北京回故乡绍兴的见闻为素材创作短篇小说《故乡》,反映了当时(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社会风貌。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小说中的“闰土”是以鲁迅儿时的伙伴章闰水为原型,“我”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但并不等同于作者。”)
(设计意图:将相关的资料进行整合,借助资料提取关键信息为理解主要内容作知识储备,学会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作品)
4.基于特殊的写作背景,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把下面几个词从课文中圈出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时间为1分钟)
“家景”“希奇”“检贝壳”“项带银圈”
“仿佛年纪”“无端觉得”“素不知道”
新文化运动时期
家景
希奇
检贝壳
项带银圈
现代汉语规范
家境
稀奇
捡贝壳
项戴银圈
新文化运动时期
仿佛年纪
无端觉得
素不知道
现代汉语规范
年纪差不多
无缘无故觉得
向来不知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这篇文章写于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一些字词跟现在的用法差异,带着一定的文言文的影子。)
第二板块:说一说
1.课文的主要人物是?(闰土)课文主要讲了“我”和闰土的一段童年往事,快速阅读课文,完成结构图( 初识 )—( )——( )。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最能概括主要情节的一句话。(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2.闰土的心里有哪些希奇的事,快速浏览课文把相关内容划出来,(时间为2分钟)发现了什么?(都是闰土的语言描写)仔细读一读,和同桌讨论一下,用命小标题的方法进行概括。
①提示:命小标题时,注意关键词,比如“地点 事情”,还要注意各个小标题的对称与工整。
②交流汇报:瓜地刺猹(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捡贝、沙地看鱼(潮汛看鱼)
你们做过哪些有趣的事呢?做过哪些有趣的事呢?
(设计意图:快速阅读,学会抓关键词,留意其他信息,理清文章脉络,引导学生阅读时关注文体特点。)
第三板块:读一读
1. 这些有趣的事中,哪件事写得最详细,哪件事“我”最难忘?每当想起闰土,“我”的眼前就会浮现这样的情景(出示:“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跨下逃走了。”)
这是怎样的一位少年?带着你的理解和体会读一读。你觉得这段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预设①环境 动作;②“深蓝”“金黄”“碧绿”描绘了环境的静谧给人神秘感;③“捏”“刺”写出了动作的敏捷;猹的狡猾衬托出少年的勇敢
2.神秘的瓜地,勇敢的少年,永远留在了“我”的童年记忆中。(指导齐读)也定格在了我们心里。(背诵)
第四板块:写一写
人物速写:看插图二,想象“我”的生活,用“环境 动作”的方法以闰土的角度写一写“我”的初印象。时间为5分钟,4分钟写,1分钟修改。
①学生讨论交流,写小片段。
②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应该是理解与运用并重。我们不仅要通过课文语言来理解思想内容,还要认识思想内容的表达形式,而且还要运用掌握的表达方式进行语言实践训练,指向语用。)
推荐阅读——《草房子》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与反思
南寨镇中心小学 金睿欢
【教材分析】
《少年闰土》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初识鲁迅”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是鲁迅先生所写。课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表达了“我”与闰土的友谊及对他的怀念之情。这篇课文先写“我”记忆中的闰土,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四件事,最后写两人的分别和友谊。
【教学目标】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句子,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3、学会将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与环境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与文本对话,感悟少年闰土的鲜明形象,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将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与环境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 谈话引入:孩子们,经过这段时间相处,老师想知道在你们心目中我这个大姐姐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学生从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谈自己的印象)听到你们的赞许,我都不好意思了,你们想不想把我描写的更加生动形象呢?(生:想)那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一起看看大文豪鲁迅是怎样把自己儿时的小伙伴写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希望下课的时候你们能写出更完美的我。
二、月夜刺猹,初识闰土。
1、回忆:闰土讲的哪些事让“我”觉得印象特别深刻呢?生汇报,师板书。
板书: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看瓜刺猹 看跳鱼儿
2、提问:在这些事中你最想和作者去干那件事?(看瓜刺猹)
3、想象刺猹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和8-13自然段。
①孩子们,现在我们分角色朗读8-13段,男孩子读闰土的话,女孩子读少爷的话,可以吗?(学生读的声音洪亮)
②孩子们,闰土是在什么时候刺猹的?(夜晚)你是从哪一段看出来的?(第一段,ppt出示月夜刺猹图)
③教师范读第一段,学生闭眼想象月夜刺猹的画面。
④孩子们,猹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第11、13段,狡猾、伶俐)
⑤如此安静的夜晚如此伶俐的猹,孩子们,读的时候声音应该怎么样呢?(小一点,要不然猹就被吓跑了)
⑥学生再次分角色朗读,并体会出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板书:机智、勇敢)
⑦再次回扣第一自然段,孩子们,第一自然段是什么描写呢?(环境描写)从这里我们可以感觉到写一件事的时候环境描写可以给我们营造一种氛围,为我们的作文添加色彩,下面请大家看ppt上老师带给你们的这两幅美景,把它描写出来。(ppt上出示秋景图)
⑧学生写话并展示。
⑨教师小结:孩子们,我们写一件事的时候经常会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方法,而环境描写往往被忽视,通过学习刚才的月夜刺猹,我们可以感觉到环境描写同样很重要。
⑩学到这里,我都被闰土的勇敢机智吸引了,但是,我很好奇,课本上的插图中两个小孩哪个才是闰土呢?
三、互相比较,再识闰土。
1、看图辨认闰土。你们为什么觉得戴黑帽子的是闰土?
(预设:生1:因为他脖子上戴着项圈。生2:因为他头顶戴着毡帽。生3:因为他穿的比较破旧。……)
2、孩子们,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啊!赶紧在文章中找一找看鲁迅和你们想的一样不一样。(ppt出示第四段关于闰土外貌的句子)
3、谁来说说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1)学生不知从哪说起时,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然后看看他是谁,与他相对照,少年闰土有什么样的特点。 对比之后,我们知道闰土是一个年少而又天真活泼的孩子。 (2)再仔细读读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看闰土还有什么特点。 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然后换上“苍白的”或“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 体会出闰土“健康”的特点,因为他的脸是“紫色的”,为什么是紫色的?(在海边瓜地看瓜,在海边捡贝壳、看跳鱼儿,经风吹日晒变成紫色;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生活在农村。) 4、请一位同学总结闰土具有哪些特点? 板书:年少健康天真活泼
5、假如你是少年闰土,请用笔描绘一下你眼中的少爷形象。
四、总结写法,训练表达
1.孩子们,你们喜不喜欢鲁迅笔下的闰土呢?鲁迅在写闰土时都用到了哪些方法呢?
2、让我们回到开头,现在请大家用上这节课所学的本领,再一次说一下你眼中的大姐姐“我”,好吗?
3、学生交流发言。
五、总结升华,课外拓展
可是,同学们,你们可曾想过,三十年过去了,闰土又会是什么样子呢?那就让我们课后走进《故乡》这部小说,去看看三十年后的闰土,领悟鲁迅的内心世界,去触摸当时的社会现状吧。
六、板书设计
17、少年闰土
勇敢机智
年少健康
天真活泼
【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采用倒叙的方法,一开始就把所要介绍的人物介绍出来,然后按照事物发展的顺序(忆—相识—相见—相别)把课文分成五部分,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的特点,逐步回忆,依次叙述,刻画出一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
教学这节课时,我抓住闰土外貌描写和“我”与闰土的四件事中的看瓜刺猹这件事来教学。在教学时采用谈话导入,让孩子们说说对我的印象。提问他们怎样可以把“我”描写的惟妙惟肖,继而引出闰土的外貌描写部分。这样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中反复对比,可以让他们发现自身在外貌描写上的不足。下课时,让他们再说一遍对我的印象,首尾呼应,锻炼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在闰土外貌描写时,我采用对比和图文结合的方式来教学,让学生通过替换词语、划掉词语等形式,体会闰土外貌的特点,接着让他们在课本的插图中找出来谁是闰土,加深印象。引导他们体会并运用抓住人物主要特点描写外貌的方法。让学生仿照文中对闰土的外貌描写,写一写鲁迅,这样可以纠正学生平时描写人物外貌时从头写到脚的习惯,让人物外貌描写更加生动形象、有血有肉。
在教学“我”与闰土的四件事,让学生读中归纳出: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潮汛看鱼。在这几件事里,哪件是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学生畅谈,在这里学生大部分是说看瓜刺猹和雪地捕鸟,所以,我重点教学看瓜刺猹。让他们分角色朗读8-13段,男孩子读闰土的话,女孩子读少爷的话,学生读的声音洪亮。接着问闰土是在什么时候刺猹的?(夜晚)你是从哪一段看出来的?(第一段,ppt出示月夜刺猹图)在这里,我重点讲述了第一自然段的环境描写,意在让学生明白在写事时环境描写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将环境描写用在自己的习作中。然后,我给学生两幅图,让他们把这个环境描写出来。我想,如果我能留出更多的时间让他们交流一下会更好。在此学习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第一自然段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相结合的特点,引导学生模仿练笔,用这样的方法写写生活中的小片段,学以致用。在授课过程中我基本能预设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给予指导,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突破重、难点。
但是这节课仍存在许多不足,需要努力改进。
首先,在导入时,学生的热情太高,课堂纪律有些混乱,用时较长。
其次,为保证足够的练笔时间,我没有让学生进行充分地讨论,而是出示了几幅我选定的图片让他们进行练笔,这也局限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关注自身生活的能力,练笔之前如果有足够的时间讨论和分享,对学生的口头表达和练笔内容以及兴趣都有促进作用,所以在教学时间分配上还得加以改进,更好地把控课堂进度。
在点评学生练笔上,点评比较匆忙,有些点评没有精确地点评到点子上,不能对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这主要是课堂应急能力还不够,对学生的预设不充分。应该在备课的时候,预设更多学生的表现和表达,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力求点评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个课堂展现了我的优点,也呈现了我的不足,让我在今后的学习和努力中更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