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咕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j9九游会登录入口

教材分析
《咕咚》是统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民间故事。讲述了一只小兔偶然听见“咕咚”一声,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逃跑,只有野牛提出质疑,大家看了才明白:原来“咕咚”是成熟木瓜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从这个故事中学生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的道理。《咕咚》一课旨在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这一方法,发展独立识字阅读能力,边读边思考,训练学生根据信息作简单推断,来理解故事背后的深刻含义这项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咕、咚”等13个生字,会写“跟、吓、怕”等3个字。

2.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生活的方法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读好动物“害怕”的心情。

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图文对照着学习1-4自然段,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动物们为什么跟着兔子一起跑?”的推断。

教学重点
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生活的方法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图文对照着学习1-4自然段,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动物们为什么跟着兔子一起跑?”的推断。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猜字揭题,认识“咕、咚”

1. 猜测“咕咚”的读音。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第19课,课题是两个生字,谁来读,读对了吗?一起拼读,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小结:你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猜出了这两个字的读音。(板贴形声字猜字)

2. 齐读课题。

二、 初读感知,多形式猜读生字

(一) 了解“咕咚”,随文识字“掉”、“熟”。

1. 那“咕咚”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森林去一探究竟。(播放动画)

预设:咕咚是木瓜掉到水里发出的声音。

2. 随文识字“熟”“掉”。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正音:熟、掉。(板贴:拼音识字)

(2)木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呢?

预设:木瓜成熟了就掉下来了。

(2)看图,成熟的木瓜长得怎么样?(又大又黄)这里的熟是成熟的意思(读词语:成熟)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成熟的果实会自己掉下来?是的,“植物的果实成熟了都会从树上掉下来”这是一个自然常识。

(3)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借助图画、联系生活经验,理解了掉和熟的意思,这也是一种识字好方法。(板贴:看图猜字、联系生活猜字)

3.齐读第1自然段。

(二) 猜读课文,交流猜读方法。

就是这个自然现象,引发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把书翻到第102页。今天的课文有点特别,跟上学期学过的《小蜗牛》一样,没有全文注音,有没有信心读好?

1.学习提示一

2.学生交流,猜读生字

(1)借助形声字的特点猜读:“吓跑”“拦住”

(2)看图猜字,渗透字理识字:“羊”“鹿”“象”

其实这三个字都是象形字,(ppt出示)看,这就是三个字的演变,古人造字就是根据这三种动物的样子造的,慢慢演变成我们看到的羊、象、鹿。

(三)图文对照,了解故事内容。

1.讨论:4幅图画配了7个自然段。那每幅图分别对应哪几个自然段?

预设:

插图1:(一个木瓜掉到湖里,兔子吓跑了)对应1、2自然段;

插图2:(小动物们一个跟着一个边跑边叫)对应3、4自然段;

插图3:(野牛拦住了它们,问他们为什么跑)对应5自然段;

插图4:(兔子领着大家去湖边,明白了咕咚是什么)对应6、7自然段。

2.小结学法:像这样的连环画课文,我们可以图文对照着去读。

三、借助插图,读演结合

(一)紧扣“一边跑一边叫”,感悟害怕心理。

1.图文对照读插图一,感悟兔子害怕心理。

(1)请你图文对照着读一读,思考,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兔子?

预设:慌张、害怕、胆小的兔子。

(2)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兔子的害怕?

指名表演读,理解“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采访:兔子,你为什么吓得拔腿就跑啊?理解“可怕极了”。

(3)我们也来做做这只边跑边叫的兔子。(老师引读,学生起立表演读)

2.图文对照读插图二,感悟大伙害怕心理。

咕咚把兔子吓得不轻,那其他动物们为什么要跟着兔子跑呢?

(1)学习提示二

(2)读读动物们的表现,发现相同处(板书:一边跑一边叫)

(3)模仿动物表演读,体会害怕心情。

正音“逃命”,什么是逃命?再不逃可就没命啦!你看,一开始还是可怕极了,传到后面都快没命啦,可见,咕咚在小动物的嘴里越传越(可怕)小动物们也是越来越(板书:害怕)

(二)探究“一个跟一个跑”,思辨跟风原因。

1.看图理解“跟着”的意思,学写“跟”字。

2.这里除了一个“跟着”一个跑,还有跟着别人干什么?推断跟风。

还有跟着别人(叫),别人干什么,我也跟着(干什么),别人害怕(我也跟着害怕)虽然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就是跟风(板书:跟风)

(三)朗读课文,理解“热闹”。

1.抓住文中“热闹”一词,朗读第四自然段。

就这样,他们一个跟着一个,一边跑一边大叫,整个场面乱成一团,用课文中的一句话就是“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2.合作朗读,争三星。

如何读好热闹的场面呢?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努力(出示:评价标准)

星级评价标准:★读正确;★读流利;★读出“害怕”的情绪。

(1)小朋友们自己练一练,争取点亮三颗星。(自评)

(2)师生合作读:师引读,“兔子”女生读,“小猴子”男生读,“大伙”男女合读。(师评)

(四)根据板书,总结梳理。

今天的丛林探秘,我们解开了动物们为什么跟着兔子跑的原因,原来,他们想也不想“咕咚”是谁就跟着别人跑,跟着别人叫,跟着别人害怕,跟风认为“咕咚”很可怕。那野牛为什么不跟着跑?它又是怎么做的呢?(板书:?)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巩固生字,书写练习。

(一)儿歌复现生字,巩固识字。

大树顶上木瓜熟,咕咚一声掉进湖。兔子吓得拔腿跑,小猴狐狸和山羊,小鹿大象跟着跑。咕咚来了太可怕,大家赶紧逃命吧!

(二)观察字形,学写“吓”“怕”。

1.出示生字“吓”“怕”。 观察这两个字和刚刚写过的“跟”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预设:都是左右结构的形声字,都是形声字。

2.出示评价要求,学生观察,教师范写。

星级评价标准:★整体结构正确;★关键笔画正确;★书写美观端正

3.学生练写。“吓”“怕”“跟”描一个,写一个。

4.反馈评价。学生再练写1个。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咕咚》选自统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如何在学习任务群理念下单元统整中进行单篇课文的教学?我思考课文的教学必定是要关照学习任务群,立足单元统整设计,基于学情以学定教。

一、关照学习任务群,明确学习内容归属

本单元围绕“问号”这个主题编排了《棉花姑娘》《咕咚》《小壁虎借尾巴》3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八》5个板块,进行复习巩固与拓展延伸。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一是借助图画阅读课文;二是读好多个角色之间的对话。另外要继续训练根据信息作简单推断这项阅读能力。《咕咚》一课旨在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这一方法,发展独立识字阅读能力,以及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边读边思考,训练学生根据信息作简单推断,来理解故事背后的深刻含义这项阅读能力。

本单元的文本特点与新课标提出的六大学习任务群中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有相通之处。基于这一学习任务群进行单元整体建构,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图文对照的阅读,根据信息做简单推断,尝试发现大自然的秘密,乐于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立足单元统整设计,把准单篇教学定位

围绕单元学习的主题,聚焦“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进行单元整体建构,将整个单元的主题定位“探秘小问号”,契合本单元的“问号”主题,在这主题情境中,设计了“治病探秘”“丛林探秘”和“尾巴探秘”三个学习活动,来整合单元学习资源,统整学习内容,设计“探秘图册”单元学习作业,制定过程性评价与单元评价相结合的学习评价。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单元学习目标,其中识字、写字、朗读仍是低段学习的重点;借助连环画理解课文内容,根据信息作简单推断为单元学习难点。《咕咚》单篇教学分两课时,重点分别对应猜字、借助图画阅读课文和读好多个角色之间的对话的学习任务。难点是围绕课后问题提示,根据信息做简单推断的学习要点。

三、基于学情以学定教,实施教学评一体化

本课全文不注音,课后生字取消了拼音,这对认字不多的孩子来说,绝对是个挑战。一年级小朋友形象思维占主导,之前学生在一上的《小蜗牛》一课中,有过看图猜字和借助图画阅读课文的经验,图文对照着理解课文内容并不是太难,朗读还是要作为重点教学。根据信息推断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比较难,需要帮助他们搭建支架,来训练孩子思辨性阅读思维,能从文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读出隐藏的逻辑关系。

(一)问题引学,板块教学“教”路可循

本课教学,我聚焦课后的习题,紧扣“问号”主题,创设“丛林探秘”的情境,第一课时以“咕咚是什么?”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这是一个“自然现象引发的趣事”走进课文;再以“动物们为什么跟着兔子一起跑?”探明“跟风”原因;以“野牛为什么没有跑,他是怎么做的?”引出第二课时的探秘内容,以此形成两种不同的态度进行对比。再围绕“为什么都笑了”进行思考。这样的四幅插图,四个“问号”串成了本课借助图画阅读课文的探秘之旅,引导学生根据信息作简单推断的思辨性思维的发展。同时,四个问题形成板块式教学,教路清晰,不零散。

(二)支架助学,突破难点“学”法可依

1.扶放结合,梳理识字方法

本课识字教学我采用了“游戏引路”的方式,在轻松地猜一猜中,引导发现形声字、拟声词的规律,抓住“咕咚”一词的引入,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扶着学习“掉”和“熟”两个生字为例,梳理借助拼音识字音,看图猜字和联系生活猜字义的方法。然后放手运用识字方法,通过自主学、合作学再到集中识字梳理和随文理解“逃命”“跟着”等词,以及生字复现的小儿歌等,多种识字方法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2.图文对照,理解关键信息

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我充分利用连环画课文的插图,运用图文对照着读的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对比,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联系实际想象说话,师生互动,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情境演读,体悟人物内心

让学生表演读“小兔听到‘咕咚’声拔腿就跑”动物们“一边跑一边叫”和“一个跟着一个跑的”三个情境,在情境表演中指导学生理解并积累“拔腿就跑”“……极了”“一边跑一边叫”“一个跟着一个”等词组,体会感悟人物对“咕咚的害怕”,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言语智慧,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三)量表促学,有的放矢“评”价有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堂教学评价建议” 中指出:“课堂教学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主渠道。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本课识字环节,我采用口头评价加梳理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在朗读环节和写字环节,我设计了“点亮三星”的评价量表,在学生练读、练写之前,告知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形成评价结果,引导学生内化评价标准、把握评价尺度,在自评、同桌评、教师评价中学会评价,这也使朗读和写字环节有的放矢地达成学习目标。

总之,教师作为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和组织者,需要有“目标统领单元、整体设计活动、任务驱动引学、情境勾连前后、活动有序推进、学习层递进阶、作业适时跟进、评价贯穿过程”的意识。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