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作者的想开去而想开去
——六上《丁香结》教学后记
《丁香结》这篇课文主要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赏花,第二部分是悟花。作者先是描写了城里街旁、城外校园、斗室外的丁香,由丁香想到了古诗文中“丁香结”的形象与“愁”分不开。
丁香象征的愁怨和微雨的多愁又联系到了一起,所以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由丁香的外形想到了“衣襟上的盘花扣”,明白了古人发明“丁香结”这一说法的原因;由“丁香结”联想到古人写的有关“丁香结”的诗句,明白了丁香结的寓意是“解不开的愁怨”,继而又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在阅读孩子们第一课时的学习日记时,发现他们都能很清晰的梳理课堂中的内容。我在第一课时带着孩子们认识了作者,检查了生字词的预习,概括了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对课文进行分段,然后开始进入课文的学习。跟着作者去赏花,赏丁香花的颜色、外形、气味,找每个自然段的关键词,孩子们进行分享。
第一课时的学习主要以基础问题为主。最后强调了一下,第三自然段写丁香花外形是从局部到整体。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的记忆,我相机在黑板上画了一棵树,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从见森林,见树木,最后见枝叶。当然也可以逆向写作。通过阅读孩子们的日记有些同学将这个方法记录了下来,但是否能运用到写作中去还是个未知数。
《丁香结》这课的教学课堂活跃度不高,但是从学生的日记反馈来看,却比第一课《草原》的教学效果要好一些。
第二课时我先在黑板上板书了“想开去”“写景伴情”,也就是在写景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就由这两个关键点展开教学。其实也是提醒我自己上课不要扯太远了,免得扰乱了学生的思绪。
在谈到课后链接中的古诗时,我并没有像备课时那样细读诗句,而是让同学们直接找“丁香结”以及诗句中想表达的感情“愁”,引导孩子们思考,作者联想到的诗句都跟丁香结有关。在这个地方我应该在引导的更深一些,“阅读时想开去”,不是天马行空的乱想。联想到的内容应该与阅读的内容相关联。
第二课时的教学吸取了《草原》一课老师讲太多的问题,尽量请孩子们多发言,即使有时候他们回答的不尽人意,但想说是开始,想说之后可以训练能说,最后到会说。
在最后一问,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怎样的思考,孩子们大部分都能找到,但对作者的思考谈谈自己的想法,却鲜有人举手,我当时便在回顾是否是自己提的问题不妥,于是换成了文中的 “丁香结”指的是什么?作者表达的“丁香结”又是什么?有孩子说是困境,有孩子说是不顺心的事情,有孩子说是失败……
那面对以上的 “丁香结”再结合作者所说的那句话,你有什么感受呢?胡浩彬站起来说,遇到困难时,不能有鸵鸟心态,应该积极的去面对;当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时,胡圆棋站起来说,五年级下期期末成绩考的不是很理想,但是不能一直难过伤心,这学期要多努力一点,可以做到更好;周梓灵站起来说,六年级现在的作业变多了,每天还要在十点钟之前睡觉,感觉压力挺大的。他们都说得很好,但是却没有将作者文中那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融入其中。
为了让孩子由此想开去,我相机开展小组合作,孩子们激烈的讨论了三分钟,所以这一次分享要多一些。王雅彤、朱俊熙都谈到了自己学习时受到弟弟妹妹的干扰,杜芷琳谈到了六年级的学习压力,郑萧说到了自己母亲每次对客人特别热情,最后屋子乱的一团糟,自己还要去收拾,李金一说到了自己搬家要爬六楼的楼梯,已经来来回回好几趟,非常的累……
孩子们陆续吐槽着,我觉得也挺好的,能把自己心中的 “丁香结”敢于展现出来也不错,但我们不能忘记本课的主题,所以他们每次说完我都在引导他们积极去面对。虽然孩子们说的这些事情都是不愉快的经历,但只要积极面对就能不断成长,这样的生活才更有滋有味。
《丁香结》这一课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把这个启发分享给了孩子们。我和他们一样,今年到了新学校,有非常多的不适应,开始两天心态特别的不好,第三天的时候想着人生就是要不断的进行穿越,才能见到乌云背后的阳光。
期待孩子们今天的语文学习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