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习导入
在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中,我们认识了见多识广、机智勇敢的闰土,也对渴望知识、向往自由的童年鲁迅印象深刻。
今天,就让我们再次穿越时空,走进鲁迅先生的文字—《好的故事》。
二、齐读课题,解读陌生词
1.指名读课后思考与练习一
打开课文,回忆一下,你在初读课文时都跳过了哪些词语?
一人汇报一个
2.刚才跳过的词语,有相当一部分是现代文学初创时期的文字,有哪位同学知道现代文学初创时期,究竟是什么时期?
没查过资料没关系。其实文章有一处关键的信息,你能不能发现?
说得清楚是因为看得清楚,看得清楚是因为想得清楚。
发现文章有一处与我们平时所学文章不一样的地方:最后注明写这篇文章的时间是——1925年2月24日。离我们现在差不多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3.我们来看看现代文学初创时期,也被你们跳过去的词语。
指名读,再读,齐读。
实际上一百年以后,这些词语在写法上上有很大的不同。
一百年前的()就是一百年后的()
“蒙胧”为什么改成“蒙眬”?
它俩的意思都是指人在快睡着时,眼睛半开半闭的状态,改成“蒙眬”是不是更准确?
4.一百年以前的词语那么陌生,一百年以后的词语那么熟悉,为什么不改成我们熟悉的词语呢?
年代感 离我们现在已经差不多一百年了
一齐再读词语
一百年以后的()就是一百年以前的()
5.我们在第一遍读的时候放过的一些词语,编者就不希望我们再读时放过了,我们要“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譬如:澄碧 荡漾
指名读 齐读 再读
联系上下文,澄碧前的“倒影”“小河”,跟水的清澈有关。
如果水不清澈,水中的倒影能看清吗?萍藻?
“荡漾”要联系哪些词去理解?
“打浆”“闪烁的日光”(划桨 水纹一圈圈)
荡漾就是波纹像日光一样一圈一圈地在闪烁。
他们都与水有关,好的故事也与水有关。
理解了这一句话,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6.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个词语,有的时候你的目光不要局限在一个句子,你的目光可以再拉长一些,打开再打开。
错综 指名读
齐读“错综”所在的句子。
只在这个句子中,你可能依然不能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那你来读读下面这个句子,一边读一边找,看这个句子中有没有词语可不可以帮你理解“错综”这个词语?
自由读,边读边寻找。
“交错”“织成”
7.有没有同学见过“云锦”?我们来看看“云锦”。
借助资料,了解云锦
师生合作读资料
读过资料后,云锦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三、好的故事=梦境 ——缘由?
刚才的那一串词,无论是刚才提到的“澄碧”和“荡漾”,还是“错综”和“云锦”,都是在形容——好的故事,很显然,这好的故事和水有关,和云锦有关,这就是个怎样的好的故事呢?
指名读课后思考与思考二。
编者说:好的故事是个梦境,凭什么?回到文中,去找到理由、找到依据。找到一处标一,找到两处标二。以此类推。
为什么说好的故事是一个梦境呢?
这个梦境用文中先生的三个词来形容就是:美丽 幽雅 有趣
找出这三个词的请举手
我们找了那么多理由,就是为了证明先生的好的故事就是一个梦境,而这个好的故事是如此的美丽、幽雅、有趣
四、配乐朗读,走进先生的好的故事
让我们随着先生的文字走进这篇好的故事。
1.师生合作读(师读蓝色部分、生读红色部分)
让我们随着先生的文字去这好的故事游一游。
多么美丽,多么幽雅,多么有趣,原来先生不仅经过一条河,还经过更多河原来经过的每一条河都是这样的美丽、这样的幽雅、这样的有趣。看到了另外一条河,出现的又是——景物罗列(师生合作读)
一条河是这样,另一条河也是这样。
可是,你发现没有,写着的景物我们读出来了,那不写的景物呢?还有更多。那么多的景物出现在你眼前的时候,你不会觉得乱吗?如此多的景物出现在你眼前,你会有什么感觉?
梦境发生在鲁迅先生的故乡——浙江绍兴
2.事实上,这个梦境还在延续
师生继续合作读。这“一丈红”开始在先生的梦境中发生变化了。
“大红花”“斑红花”“胭脂水”“红锦带”“斑红花影”
你发现先生的梦境竟然是有颜色的。而他的梦里颜色出现最多的是——红色。原来他的梦是红色的。我们再来看他梦里出现的颜色“一丈红”——这些词语都在提醒我们,先生的这个梦——红灿灿、红彤彤。
这些红带给你什么感觉?
热烈、奔放、光明、希望、喜悦、喜庆
带着这样的感受再去读,走进先生的文字再去感受。
五、好的故事缘由
这就是先生笔下的好的故事,这好的故事竟是个梦境。读着这样的梦境我们感受到的是它的——美丽、幽雅、有趣
1.先生为何要写出这样一个梦境?
看资料,请同学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你感受到了什么?
会读资料的孩子,可以迅速捕捉到其中的关键信息。
假如把这么长的资料读成一句话,你会留下那句话。
他留下的是最后一句话,留下最后一句话的孩子举手。如果要在这最后一句话中,留下一个词语,你会留下哪个呢?
还有哪些同学愿意留下希望这个词?
把这个希望写在好的故事旁边。
2.原来先生写这个好的故事是要写希望,那先生为什么要借这个好的故事写希望?
你们一定不会忘记这个好的故事写于哪一年?——1925年
我找到了一份1925年的资料,边读边思考:如果让你在这段文字中找一个形容1925年的鲁迅,你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
怅惘 孤独 苦闷
你们已经完全读懂了这份资料,很显然,1925年的鲁迅是怅惘—— 孤独 ——苦闷
3.中国人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既然1925年的鲁迅是那样的怅惘 孤独 苦闷,很显然他做的梦应该是怅惘 孤独 苦闷。然而我们却没有看到先生做那样的梦,我们分明看到先生做的是这样的梦。
其实,鲁迅当时所处的现实环境和社会背景,在文中是有所暗示的。
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课文的哪些地方在向你暗示当时的现实环境和社会背景。
当时的环境是让他孤独的、怅惘的、苦闷的。
昏沉的夜 撕成片片
不论是我们找到的资料,还是文中给予的暗示,都在提醒我们,先生当时的怅惘、孤独和苦闷。然而先生的梦却是这样的,读——第四自然段。这哪里有孤独、有惆怅、有苦闷。
再看1925年鲁迅是苦闷的,然而他的梦中却是这样的,读——第六自然段。这哪里有孤独、有惆怅、有苦闷。
再看1925年鲁迅是怅惘的,然而他的梦中却是这样的,读——第八自然段。这哪里有孤独、有惆怅、有苦闷。
六、对话鲁迅先生,走进鲁迅先生
(解说板书)
1.我们通过读发现先生那个梦境是如此的美丽、幽雅、有趣,但我们通过资料,又发现1925年的先生又是如此的怅惘、孤独、苦闷。
你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问鲁迅先生?
视频资料
2.这就是1925年先生真实的心境。正如先生所说,这希望是本所谓有,本所谓无的。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让我们走进先生的世界:鲁迅啊,既然现实如此黑暗,生活让你如此苦闷、如此怅惘、如此孤独,你为何还要苦苦寻觅美的梦境,为何总是记得这样一个好的故事呢?
写多写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你提笔时,你已不再是你,你便是鲁迅先生。请你把你的文中出现的“鲁迅先生”“你”统统换成“我”。
提示语:1925年的你,明明是那么孤独、怅惘、苦闷,你为何还要去苦苦去追寻那个美好的梦境?先生你为何要这样写呢?
1925年的先生是怅惘的,他不知道自己战斗的方向在哪里,然而他依然用自己的笔在追寻他努力的方向,看,读——第四自然段,是的,这美丽幽雅有趣的梦,就是先生心中的光;
1925年的先生是孤独的,新文化战线被分化,一部分青年斗志冷却,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甚至公开背叛革命。先生依然没有忘记他心中那个好的故事,读——第六自然段。
他希望他的那个好的故事持续持续再持续,他希望中国的未来是——有希望的。是这好的故事。
1925年的先生是苦闷的,他怎样地碰壁,怎样地在做蜗牛,好像全世界的苦恼,萃于一身。但他依然没有忘记那个好的故事。读——第八自然段。
七、升华好的故事,书写自己好的故事
我们的人生也会遇到昏沉的夜,它也许会怅惘、会孤独、会苦闷,但请你也用力去书写属于自己的好的故事,它应该是美丽的,幽雅的,有趣的。他是我们活下去的希望,也是我们生命里的光。
这就是我们学习的鲁迅先生的散文诗《好的故事》。
下课。
板书:
好的故事
美丽 幽雅 有趣
那是
希望
怅惘 孤独 苦闷
燕言燕语
分享生活点滴,教学思考,读书感悟,偶尔创作
12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