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j9九游会登录入口

01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逶迤”“磅礴”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诗句内容,感受红军战士的伟大精神。

3.从字里行间体会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02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03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揭示主题

1.播放视频

2.学生谈感受:从视频中你感受到什么?

3.揭示课题:我们可以用一个“难”字形容红军的这次征程,他们究竟遇到了怎样的“难”呢,让我们继续走近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品“艰难”

1.学习提示:

快速浏览课文,请用横线画出总起全诗的句子。谈一谈你对句子的理解。

2.学生分享交流:

介绍背景,体会“万水千山”的艰难险阻;

重点关注“不怕”“等闲”,体会红军无畏的精神。

3.多种形式读诗句:

指名读、齐读

(三)品悟诗情,体味“精神”

1.学习提示:

毛主席是如何具体描绘这远征的艰难呢?默读课文,思考:红军战士在哪里遇到了困难?遇到了怎样的困难?把你的感受在旁边简单批注。

2.赏析颔联,品山之峻,感红军之无畏

板块一:越五岭

(1)出示五岭图片,提问:五岭是一座山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指名读注释一并进行方法小结:结合注释理解诗歌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2)引导想象,感受“越五岭”之难:

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和图片想一想,你脑海里的五岭是什么样的?

学生分享想象的画面,教师归纳,学生的理解代入诗中就是“逶迤”(蜿蜒曲折)。

拓展想象:这可是跨越四省,绵延1300多里的五岭山脉,红军战士在大山间迂回辗转两个多月,他们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自然苦难、敌军的追击、装备……)

(3)理解“腾细浪”,感受红军之无畏:

这么多困难,在红军眼里是什么?“腾”是什么意思?“细浪”你见过吗?用手比划比划。在红军眼里逶迤的五岭竟然是细小的波浪,诗人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巧妙地将五岭和细浪联系在一起呢?(比喻、夸张)

方法小结:联系生活实际、抓准修辞也是理解诗歌的好方法。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红军战士?(不畏艰险)

(4)指导读:

通过朗读感受红军战士踏五岭、越乌蒙的不畏艰难。

板块二:跨乌蒙

(1)出示乌蒙山图片,引导思考:这就是乌蒙山,老师看到了你们惊讶的表情,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用一词来形容乌蒙山吗?

学生思考想象,教师归纳,学生的理解带入诗句就是对“磅礴”最深刻的理解(高大雄伟)。

(2)学以致用,理解“跨乌蒙”之不易:

你能结合上一句诗的学习方法谈一下对这句诗的理解吗?

(3)理解“走泥丸”,感受红军之不惧:

行走在这样的乌蒙山上,难吗?更糟糕的是在红军战士翻越乌蒙山的时候恰逢雨季,瓢泼大雨从早到晚下个不停,恶劣的天气使这远征难上加难。红军战士是怎样看待这样的艰难险阻的?什么是“泥丸”?

小结:磅礴的乌蒙在红军战士的眼里成了细小的泥丸,逶迤的五岭在红军战士眼里就是翻腾的细浪,面对不可逾越的天险他们坦然应对,你对红军战士又有了什么样的认识?(乐观、英勇、顽强)

(4)朗读诗句:

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赞颂勇敢的红军。

3.赏析颈联,品水之险,悟红军之顽强

板块一:巧渡金沙江

(1)出示图片听故事:

这就是金沙江,水流湍急,两岸山崖高耸入云,蒋介石为了阻止红军过江,烧毁往来的所有船只,红军战士又是怎样度过的呢?我们一起听一听“巧渡金沙江”的故事。

(2)体会渡江的巧妙:

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巧渡金沙江后的红军会师什么样的心情?

(3)关注“暖”:

诗中的一个字就写出了红军战士渡江后的心情(暖)。暖,是温暖,是什么让红军战士们感到“暖”?

方法小结:联系诗句背后的故事可以帮助我们对诗句有更深的理解。

板块二:飞夺泸定桥

(1)观看视频,感受战斗的激烈:

五月的金沙江带给了红军战士的是喜悦,大渡河上又是什么样的场面呢?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2)关注“寒”:

战斗是何等的惨烈,何等的惊心动魄,诗中的哪个字写出了红军战士的感受?(寒)“寒”仅仅是身体“寒冷”吗?(胆寒、心寒)一个寒字描绘了渡江的惊险悲壮,传递的是九死一生的回味。

(3)引读诗句:

一暖一寒,既写出了渡江后的喜悦,又写出了夺桥的惊险悲壮,二者形成了鲜明对比,男生读——

一暖一寒两场战斗,这是智慧与勇气的较量,女生读——

这一暖一寒是胜利的凯歌,更是英雄的赞歌,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表达对英雄的红军的敬意。

4.品味尾联,回顾最后征程,览红军之乐观

(1)抓关键词,体会红军心情:

千里岷山,皑皑白雪,这是红军最后的征程,跨过岷山,我们即将迎来长征的最后胜利,此时此刻红军战士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喜)抓关键词谈理解。

(2)感知喜悦原因,体会红军之乐观:

红军为什么“喜”?(喜越岷山雪,取得长征的胜利;对革命前景充满信心)

(3)多种形式读诗句。

(4)拓展长征中的困境:同学们,二万五千里远征,红军战士遭受的仅仅是诗中提到的这些吗?谁能跟大家分享?

(5)小结长征精神:

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历经万水千山,忍着饥寒交迫,冒着枪林弹雨,他们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段生命的赞歌,终于迎来了三军过后尽开颜,这就是乐观、无畏的长征精神。

(四)引读全诗,联系实际

1.教师引读:

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笔下,长征是“前所未闻的故事”。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在毛泽东的笔下,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让我们带着所有的感动再次走近这动人的诗篇。

2.联系实际:

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新长征又吹响了号角,让我们铭记长征精神,奋勇向前!

(五)布置作业,学有所得

必做:

1.背诵课文

2.将你搜集到的关于长征的故事讲给身边人听。

选做:

观看纪录片《长征》

板书设计

图片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网站地图